第190章 战略要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哼,小鬼子的东西,有什么好的。”赵光明不屑的说道。

  范阳没去接他的话。

  说起曰本,范阳没什么好感,却也不反感。

  不过,曰本人做事的态度,范阳是欣赏的,很认真,精益求精。

  特别是办企业。

  在技术上,生产工艺上,从来都是能多用,就多用,能用好的,就用好的。

  而中国的厂家却恰好相反。

  是能用差的,就绝不用好的,能蒙混过关,就鱼目混珠。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在范阳看来,这是一个眼光问题。

  曰本可以说,历来都是世界上最具野心的一个国家。

  动不动就要*****。

  他的企业同样如此。

  就好比SONY公司,它的原名叫东京通信株式会社。

  1946年建立,只有20名工人,500美元资产,可他就敢放眼全球。

  20多岁的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创立公司之初,就立志要领导世界电子产品的新潮流。

  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刚刚研究出晶体管时,还在实验室里,他就专程飞到美国,甚至在美国人之前,抢先获得了一手资料,并且花2.5万美元,仅仅2.5万美元,就买下了晶体管的专利权,回国组织了技术小组,全力攻关,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

  后来又改为随身听。

  在1958年,公司的产品才堪堪走上轨道的时候,盛田昭夫就开始推行他的全球化路线。

  将公司正式更名为SONY。

  盛田昭夫翻遍了英文字典,最后引用拉丁文的sonus和英文的sound,都指声音,还有英文的sunney,掐头去尾,组成SONY,自己打造一个全新的英文商标。

  后来的曰本企业大多如此,像Toyota,Yamaha,Suzuki,都是自己创造英文。

  还考虑到了本土的发音习惯。

  商标的概念,极精,极简,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它的产品,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从来都是放在全球的角度。

  后来被证明,他这一策略,非常成功。

  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恰逢八九十年代,sony的营销陷入困境。

  当时的联络部就曾建议,把残次品发往中国

  盛田昭夫拒绝了,宁愿压缩北美市场,也坚持一等品发往中国。

  但他依然低估了中国人的山寨能力。

  没有几年就被干得找不到北。

  随身听如此,背投电视如此,液晶电视还是如此。

  就连红白机,也被小霸王干得晕头转向。

  曰本的农林研究所也是一样,首先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培育出世界上第一的品种。

  拿国光和元帅反复培育。

  其中的过程,失败的次数,这中间的精神,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范阳从来没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同样是个眼光问题。

  就好比作个皮鞋一样,李科长好几次兴致勃勃,拉着范阳谈设计,谈工艺。

  范阳都是一笑置之。

  搞个屁,一双烂皮鞋,你当造原子弹么。

  不管李科长说得天花烂坠,范阳都是不置可否。

  前世的他曾参观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从此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文盲,究竟有多卑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