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一叶知秋第1/3段
邯城大捷!
在这个异常炎热的仲秋之季,这则消息就好似一场恰如其分的秋雨,降临在京城,去尽了难熬的暑气。
朝堂振奋,万民欢腾。
大街小巷上的黎民百姓,往来弹冠相庆,人人面带喜气。接连数月之久,沉甸甸压在京城民众心头的阴霾终于一扫而尽。
京中各类邸报都被疯抢一空,邸报之上,经过文人墨客的润色,邯城大捷的种种细节被描写得栩栩如生。
多少人为自刎阵中的神武军统帅薛金桂将军扼腕垂泪。
无数父老高呼邯城知府袁承焕实乃大夏镇海紫金梁!
英勇就义,与敌将一同坠城牺牲的袁阔程,被邯城军民奉为邯城隍尚且不够,京城万民相约要在朱雀皇道两侧向景帝跪荐袁阔程为护国神将!
不少小作坊私底下已经开始描画刻板,今冬年节的门神符画,便是威风凛凛的左忠义薛金桂,怒目圆睁的右赤胆袁阔程。
然而这一切皆不算什么。
接连数日,坊间市集之上神策军威武的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邸报上写的明白,便正是神策军一路追杀自邯城退却的大秦军,痛打落水之狗,肃清作乱大夏的叛军乱民,直至将寇首窦占奎逼退至甘陕境内,如那丧家之犬远遁至深山老林再不敢出。神策军此役斩敌无数,更俘获乱军数千军马……实乃威武无敌底定乱局的盖世强军!
令京城百姓更为兴奋的是已有消息自朝堂传出,在严国公的力荐之下,神策军全军将直入京畿,在京郊向圣上举行盛大的献俘仪式。
以彰显圣上明德。
以彪炳强军功勋。
以重振朝野纲纪。
以威震大夏天下。
京郊献俘!这是景帝登基的咸平年间前所未有的盛事。
京中百姓群情激奋,便有遗老为万民请命上奏朝廷,既然是逆天大罪,便要见血,便要这上千荡寇人头落地,便要将为首之徒千刀凌迟,京中军民生啖其肉以偿心中快意……
随即就有翰林院的学士们奏禀景帝,更有前文渊阁大学士吕方汇同京畿举人上百名公车上书朝廷,皆言称圣上以仁德治天下,当以宽宏教化四方,是以俘获的叛军乱民不能妄杀。贼首应按大夏刑律于以治罪,其余随众乃是被窦占奎之流蒙蔽心智理当当众释放。大夏天子受命于天,兼爱天下万民,以德报怨之大仁义,当为万世之楷模,如此贤君圣主当为后世所传颂,云云。
只为这献俘一事,朝野上下往来争议,议论纷纷……
似乎所有人都忘了,真正的寇首窦占奎逍遥游荡于甘陕的密林间,其麾下不知还有多少兵马,正虎视眈眈的窥视着大夏中原之地。
……
严守臣没有忘。
“窦占奎必须死。”张松毫不迟疑的便下了结论,“严公,此人既然兵败,已然无用,断留不得。否则日后必为大患。”
严守臣放下手中的瓜瓣,拿起帕巾擦拭嘴角,向张松抬手示意道,“这瓜算是不错,虽未熟透,味道尚可。”
张松摇头轻叹,“严公……”
“景文,事要做,瓜也是要吃的。圣上隆恩不敢轻忘……这半年下来,如今一日不食,倒颇为不适。”望一眼张松,严守臣亲手捧起一牙瓜,言语间却流露出罕见的感慨之意,“知道景文素来爱那杯中之物,品茗饮酒皆需上品。你我相识愈十载,这茅舍寡淡,从不,真正的寇首窦占奎逍遥游荡于甘陕的密林间,其麾下不知还有多少兵马,正虎视眈眈的窥视着大夏中原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