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九九重阳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此刻黄昏时分,“哐!”一声响。

  是门开着的声音,不轻不重却正好惊醒店里的所有人。

  浑身一颤,正在忙碌的小店掌柜脸上立刻浮现出习惯性的笑容:“诶,客官您来了,您坐好!”

  一行人进来,掌柜年纪有五十来岁,在这个年代已是正经的老人,经营这个店有二十年,什么样的人他没见过?

  这来的行人一露面,心里面就跳了一下。

  中间一人,中年人,虽身着半新不旧的青袍,但是一身出众的气度隐瞒不了人的,后面跟着四个人,其中二人隐隐带着一股凛然之锐气,还有二人却相对年轻,风度翩翩。

  拎着一壶茶,拿着茶碗,掌柜的赶紧走到桌前,倒上茶水,小心恭敬的问着:“客官有需要的么?”

  中年人微微一笑,说着:“来几个菜,弄壶小酒,给他们弄大碗的饭!”

  “好,您稍等。”

  小店空间不大不小,一共摆了八张桌子,现在有着一半有人,对面的一桌,看样子就是商人。

  “客官,您要的酒菜!”速度很快,点小二托着木盘来到桌前。

  一盘白切羊肉,一只卤鸡,一盘炒菜,一盆汤,还有着一壶米酒,至于四大碗米饭,随后送来,四人都坐了,等中年人动了筷,就默默的吃饭,不时打量着周围。

  “今年风调雨顺,田里庄稼长得好,夏粮丰收,这秋粮也是丰收。您算算看,一亩地三石半,官府收了税,自个家里能落多少?

  要我说,来年这粮价还是要跌!”

  中年人对面的一桌上,一个商人说着话,中等身材,略有些发福。

  “你没算租子呢!”

  “租子?祝大帅有令,租子不过四,比起外地的六成、七成,好到天上了。”

  “这倒也是。祝帅治下,也就这点受人诟病。”

  “屁的诟病,那是人太贪了。租子收到七八成,心肠黑透了。”

  商人谈着,这桌中年人默默听着,也不说话,心中却暗叹。

  北汉这些年日子好过了许多,阴山以南扩地千里,大大缓解了耕地矛盾。汉室朝廷虽然没有像祝彪这样直接下令的形势调节租税,却用千里之地来招纳贫民。逼的地主豪强不得不调低税租,善待佃户。虽然效果还不显著,只是普遍降低了一成租税,但只需再有三年太平,休养积聚,北汉民力国力就会有一次质的提升。

  而且祝彪提议在阴山以南之地施行马耕,组织屯田,影响非常大。否则唐王不会把注意力调转到这里来,派出自己一行前来亲看。如果真实有效,就要传命赵燕陈三国跟进实行。以便来日调集北隅粮草。支援北疆。

  大凡乱世,每户都家无存粮,第一年太平虽然丰收,却只能吃饱了肚子,第二年丰收才会有了存粮,第三年就缓过气来了。

  现在所见,北汉百姓渐渐恢复了血色,衣服也换新了。

  尤其是这河东四郡,都说祝彪不善亲民政。可人家知人善任,大事不糊涂。民间市井繁荣,较之北汉其他各地,更胜过一筹。

  中年人想着骆河北的新地。再有三日就可到了地界,马耕这一闻所未闻之‘物’,是否真的可行,就一问便知了。

  广种薄收!‘广’的太大。‘薄’的不多,两者一相乘,得出的收益那是惊人的。

  中年人一路走过河东。心中对祝彪越来越有信心。虽然还略有腹诽他不名臣择主而事,争做从龙之臣,好来日青史留名。对祝彪多与江湖纠缠纷争,也觉得他有些‘掉份’,但只要马耕之事可成,那效益对于唐王争霸天下,正可谓弥足有益。

  北隅塞外千里之地,将成为唐英大军所想的粮仓。当夏王、宁王、梁王甚至朝廷在为粮草供给苦恼的时候,从北隅南下的粮车将源源不断地向北疆输p;小店空间不大不小,一共摆了八张桌子,现在有着一半有人,对面的一桌,看样子就是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