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惊人军费预算第2/3段
此时中国人口也就是4亿出头,平均下来每个人拥有4亩耕地左右,4亩耕地养活一个人非常足够了,同时还能包括棉花出产,都非常足够。
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此时中国的农业产值虽然高,但农业是消耗型的产业,粮食是会被不断吃掉的,因此不会留下太多的财富,只有工业才会留下耐用品。
四亿人吃喝要保障,加上很多粮食并未拿出来流通,都是农村老百姓自己储存着,很多农村老百姓被饿怕了,有的家里已经藏着够吃两三年的粮食。
所以这一年中国中央税收也只有25亿炎黄币。相当于每个老百姓纳税6元左右,工业、商业所占税率比较高,农业税可以说是比较低的。大部分耕地不多的老百姓都是免税的。
但尽管只有25亿炎黄币,但却是民国以来税收最高的年份了。
“甲寅年财政支出为28亿银元,中央财政赤字累计8亿炎黄币。”熊希龄继续叙述道,“而乙卯年经济期望良好,中央税收预计可增长至38亿炎黄币,若削减财政赤字8亿元,乙卯年可动用财政资金为30亿炎黄币。”
此时中国的财政收入已经比美国还要高了。美国拥有一千三百多亿美元的gdp,但税收只有不到5亿美元,这些钱显然都被财团攫取。
同时美国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政坛**情况比较严重。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远不如美国国际财团那样奔放。
美国有些官员的灰色收入,仅以纽约市来说,就有一个官员贪污了三千万美元,甚至可能高达两亿美元。
而中国官员此时较为廉洁。会贪污的也都是缺乏有效监管的小地方。也贪不了多少钱,而且随着监管制度的完善和普及,未来中国的官员贪污现象还将继续减少。
对于美国来说,国家就是财团**裸的工具。中国的情况则不太相同,尽管国家也在江渝的操纵之中,但很多时候还是公私分明的,这有点类似于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美国。
即国家可以有钱,但国家的钱一定要花出去。而且国家花钱的主要项目,都是有财团来包揽。
财团虽然在其中有赚取较高利润。但政府所花钱建设的工程质量却是有所保障。
由此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赵海洲同时也参加了这次财政预算,他代表的是江渝的意志,他在熊希龄发言后,起身说道:“中央因进一步加大开支,明年的经济形势远比预计的情况要好得多,而且中央通过对台、对朝战争中所获得的产业价值并未计入财政收入当中,由此可见中央并不存在什么财政赤字。”
“保守估计明年38亿元的税收已是最多的了。”熊希龄反驳道。
赵海洲大声说道:“那是太过于保守了,明年大部分矿产将投入生产,钢铁产量首先将出现巨大增长,从而带动其他工业发展,而明年全国保守估计的工人数量就会超过一亿人,工业产值出现巨大增长的同时,农业也会出现一个较大增长。而且银行也未催着政府还钱,何必纠结于财政赤字,并且此时做为中国经济、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政府加大开支亦能使国家以更快速度进行发展。”
一边的政治顾问莫理循低声在袁世凯耳边说了什么,袁世凯点了点头,袁世凯脸上带着欣喜之色,同意了赵海洲的意见,说道:“那就加大开支吧!”
莫理循还是比较赞同的赵海洲的观点的,他长期待在中国,对中国如今的变化感触比较大。
特别是随着一战的爆发,以及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连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趋势已不可阻挡。
加大政府开支虽然可能造成财政上的危机,但可能性比较小。而且莫理循知道,那个年轻的大元帅不可能看着中央破产。
既然他要让中央大力花钱,有银行在背后顶着还怕什么?
接下来中央很快确定下了乙卯年中国财政支出总额,预算达到了惊人的40亿元。
江渝接下来也向中央提交了《乙卯年中国国防白皮书》,白皮书中计划陆军将保留一支120万兵力的正规军,分为西北军区、东北军区、西南军区、东南军区四大军区。
西北军区正规军兵力80万,东北军区正规军兵力20万,东南军区、西南军区各兵力10万。
同时建立生产兵团150万。
其中华东派系国防军正规军65万,北洋军正规军已经达到80万,需要裁撤25万兵力。
之前国防军建设的生产兵团兵力已经达到了120万,还需要增加30万兵力。
生产兵团相当于是义务兵,不需要支付军饷,军队包食宿,并向士兵进行文化教育。正规军则有军饷,不过白皮书中计划将降低普通士兵军饷,并采取退伍制。
退伍士兵组成陆军预备役。
况要好得多,而且中央通过对台、对朝战争中所获得的产业价值并未计入财政收入当中,由此可见中央并不存在什么财政赤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