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儒门第3/3段
“天地之间正气存,赋予形体杂纷纷。地上江河与山岳,天上日月和星辰。人有正气叫浩然,充塞环宇满盈盈。生逢圣世清明年,平平和和体自然……”
法海对儒家的兴趣一直很大,不仅是因为他前世的职业,更是因为当年吕洞宾提到的那需要悟彻三家的逍遥之道。
法海是个公认的才子,他也一直希望能将这种文化上的优势转化为实力上的优势,这就需要借助于儒家。
据法海所知,当世儒家流派极多,但涉及到修真界就只有两个宗派,一个是道德宗,讲求以王道立身,以德行惠民,修真界强则助皇权以制衡修真界,皇权强则助修真界制衡皇权,总之,就是保持平衡,不让天下万民遭殃。这一宗派中修行者不多,但若修行,大多都是不出世的高手,多以《五德终始术》闻名于世,稷下书院的秦恕之就是当今道德宗领袖。
另一个就是屠龙一族,同样是追求平衡,他们却是以暴制暴,荆轲、徐福都是这一派中比较闻名的人物,他们行踪诡异、修为莫测,最擅长的就是屠龙之术,若是发现哪位帝王修真以求长生,直接刺杀了之。
这两个宗派,无论哪个,都修一口天地浩然正气,都尊孔圣人为至圣先师,尊《春秋》为无上圣宝。
“孔子作春秋而圣人皆惧,其缘何也?惟其惧以贻臭诸天万界,为千古万世所唾骂,受天道之诛耳,故是《春秋》为经,乃大道所存焉。”
据说真正的《春秋》是一本无字天书,大林寺《无涯札记》中关于《春秋》的记载很含糊,只有这一问一答,法海隐隐觉得其应和天道运势有关,不过,真正的《春秋》在哪里,没有人知道,当年始皇焚毁了孔圣宗祠后就失了踪。
儒家史笔如刀,杀人不见血,当年始皇帝根本没有焚书坑儒,他只是毁了孔圣祠堂夺走了《春秋》,在儒门运作下,如今就成了天下万民心中嗜血恶魔一般的存在。
闲话休提,单说这儒家必修的一口天地浩然正气,乃是儒家方士立身的根本,以一口天地浩然正气直通金丹、舍利、天地至理,诸邪辟易、万法不侵。
很多儒生一辈子没有修炼过,但一旦修行则能连连顿悟,靠的就是这一口修身立命的天地浩然正气。
道为心,佛为骨,儒为表,则天地任逍遥。
正清圣人口中的儒为表,也指的是这天地浩然正气,这口气源自于书,成之于身,既有法力之功效,又有心境之玄奥,对于主修佛、道的修士而言,类似于一种辅助的法门。
很多和尚、道士都能出口成章,求的也是这一口浩然正气,此气一成,对修士的帮助极大。
比如说,高品修士灵压一出,低品修士就会受到极大压迫,但若有浩然正气在身,就算是一介凡俗,也能以铮铮傲骨抵御灵压,而不需折腰。
比如说,若法海当年在黑水洞遇到君惜月时有浩然正气在身,君惜月的天魔舞根本就影响不到他。
再比如说,吕洞宾的万法禁绝,就是儒家浩然正气和道家领域结合的产物。
法海对儒家研究这么多,就是想要得到浩然正气的修行法门,这不但能让他的多一份保命的本钱,还能让他本就强大的心境变得更加强大,也能让他的才学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转化为无与伦比的优势。
天地浩然正气很特殊,即使没有修行法门,也能靠不断的读书,不断的积累书卷之气,待书卷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则会由量变引发质变,通过顿悟,一举凝成天地浩然之气。
但对法海来说,这么做太慢了。
稷下书院乃儒家第一学府,肯定拥有修习浩然正气的法门,如今的难题是怎么才能找到门路,得窥儒家的秘术。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