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喜讯到山沟第3/4段
可去年第一任领袖去世,国内对人民党就态度大变,撤走了军事顾问团,不再进行武器支援,物资援助也立马减半。
见到国内态度,偭定方面大喜,迅速上京,获得了国内默认,当即调集一个正规师向人民军发动进攻,这就是所谓的木藤浦之战。这一仗也把人民军游击队本质暴露得彻彻底底,面对七千正规军进攻,一万五千人竟然大败亏输,才坚持了几天,就出现大量逃兵、降兵。
木姐、木棒先后丢失,孟古也岌岌可危。
包括干部、群众、战士,超过十五万人逃过国境,将这座只有两千多人的边境小镇挤得水泄不通。
他们一过境,就被收缴了武器装备。
迫于无奈,人民党总部帅残军离开孟古,沿国境线向南退,展开了一场“战略大转移”,越过清水河,与佤族武装汇合,开辟新的根据地去了。
在历史上,这就是人民党由盛转衰的开始。
不过在这个时空,关飞自告奋勇带领他的4102营留下来打阻击,利用夜色掩护,分两次吃掉了一个营的追兵,并乘胜追击,收复了相当失地。
可孟古镇,他终究是没去碰,就让这个钉子,扎在他的防区西北角。
兵力不足固然是主要原因,兵力雄厚他也不打算收复孟古。
打不打得赢不去说,打得赢他也不会打。真收复了孟古,人民党总部不就回来了吗?
关飞怎么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他又不是一个坚定的信仰者,他的信仰就是民族主义!一个信奉大偭定主义、中央高层全部被偭族占据的偭定人民党,天然就与他大中华主义相冲突。他当初混进人民军中就没安好心,对方成功就相当于他的失败!
让人民党总部继续去钻山沟,与佤族上层勾心斗角,相互计算去吧。
没有之前的孟古通道,291旅与国内的联系,就只能改由孟古以西十几公里,群山之中的一条小路。关飞也不怕敌人切断这条交通线,从孟古小平原出发,都是一座座南北向的山脉,中间没有支撑点,十几公里的路,连续爬山、下山、再爬山,就要用掉对方一天时间,,重火力一概带不过来。
敌人要是敢翻山越岭过来,他就敢打得对方丢盔卸甲。
张盛国对老搭档的心思虽不说全部了解,但也略知一二,知道对方是个有野心的人。
如果不是有野心,以关飞的能力,在国内一样能出头,何必跑这穷山恶水之中来吃苦,还要冒生命危险?这旅长的位置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真刀实枪杀出来的。
没有野心,他手下的班排长会全是他的铁杆亲信?
没有野心,他会在当连长时就跟先后两任指导员发生激烈冲突,硬生生逼得上级将那两人调走,最后换来了能和他搭档的张盛国?就因为如此,关飞一直不得提拔,直到大溃败时期才匆匆提升为营长,又因为桥头大捷,为了振奋人心士气,才给他了一个旅长的空头衔,但兵一个没补充,全靠关飞自己能力超强,才有了今天的291旅。
张盛国到达孟海镇的时候,人都差不多要虚脱了,在同样被一身汗湿透的警卫员搀扶下,来到291旅驻孟海联络点。
在联络点,聚集了相当多的前人民党、人民军溃兵,更有不少群众。
他们围着291旅驻孟海的联络员,询问291旅什么时候能够打回来。其中有不少还曾经是师长、旅长,甚至还有一个副军长,都是他以前需要仰视的大人物。
打回来?
张盛国心头冷笑,挤进人群,悄悄钻进联络点住的小屋。人民党最兴盛的时候,他就是个指导员,这里的“大人物”根本不认识他,看他进到屋里也只是瞄了一眼。
张盛国清楚,这些人,291旅是不会收的,庙小,养不起这些大神。倒是一些信仰坚定、肯吃苦的基层指战员,291旅还会热烈欢迎。
关飞曾经制作过一份问卷,里面好多问题在他看来莫名其妙,关飞说这是一份心理及政治倾向调查试卷。通过这份问卷,他们接收了几百名人民军战士,以及一百多名人民党基层民政、政工干部。
进到屋里,他看到了舒城,正在眉飞色舞跟一名驻点联络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