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第175章 关飞的实验室第2/3段
大概是前二十年受过的挫折太多,不管人生如何起伏,当兵也罢、学技术也罢、被师傅嫌弃也罢,亦或是后来成了别人口中尊称的“邹师傅”“邹技术员”,邹永东都是宠辱不加,依旧是本分于自己的工作,老老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骄傲、不自满、不投机取巧、不努力钻营。
相对于他那个现在成为候补人大代表的师哥孔令晨,他就像是一颗默默无闻的石子,没有光鲜的外表,始终坚守本分。当孔令晨积极入党的时候,他却什么也没做,还是默默地操作他的数控车床,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厂里急需的高精密度零部件地生产。
结果,孔令晨几次努力,都被拒之门外。他这个没说过一句豪言壮语的普通技术人员,却被厂党委找去谈了多次话,反复动员,又是说先锋队,又是讲责任、讲带头作用,想方设法为他冠上了党员的称谓。
还没等到听师哥说几句酸话,他就又被找去,问他愿不愿去一个保密部门,为军分区发展壮大尽一份力。
都说是为军分区发展壮大了,邹永东自然不好说什么,就老老实实说愿意。
然后几次筛选,还被军分区最高首长关飞亲自面试过两次,他的名字就彻底从工作了两年的精密机械厂工人名录上划去,来到了这个戒备森严的地方。
这里的管理制度非常严格,每个人都只能做自己的事情。对于不该问的,绝对不能问,否则立即就会被除名。如果询问的是绝密信息,弄不好还会被判刑、甚至是枪毙!
邹永东不敢违反纪律,也没有太多兴趣知道别人的事。
对他来说,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就是他应尽的职责。
邹永东刚来的时候,实验楼里放的可不是现在这些,数控机床什么的,都是在精密机械厂用惯了的设备。
他眼前这台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全部都是这一年多来,在司令的指导下,他们动手,一条钢屑、一条钢屑,亲手做出来的!
当然,所有的设计图、工装图、零部件图纸,全部都是司令一手提供,他们只是照着加工。一些精度要求极高的部件,还是司令亲自出马才得以做出来。装配的时候,也是司令动手,他们只能在旁打打下手,帮着递个部件、工具什么的,都帮不上多大忙。
别说他们这些技工帮不上太大忙,那些技术人员又何尝不是如此。
控制电路是司令设计的、元器件是军分区提供的、芯片是从国外购买的,最后连程序都是司令一个字符一个字符输入的。他们也就帮着焊个元件,检查一下是否存在焊接错误、元器件损坏罢了。
说起来,这批设备是邹永东所见过,最顶级、最精密的加工设备了。
比如说各种精密零部件所使用的合金材料都是军分区提供,为了满足不同部位的不同物理要求,特意按照不同配方冶炼了几十炉钢!而采用这批新材料制作的零部件,其耐磨、耐冲击力、刚度、强度都远超以前,使用寿命也数倍于前。
又比如说为了保证加工时的偏差,所使用的刀具也是特别制作,换刀和长时间加工时刀具磨损造成的误差被降到零点零零六微米的罕见精度。
再比如说,为了保证各机械部件运动带来的误差,大量使用了许多光学、激光测量设备。虽然这些仪器都很笨重,可是作用真的不小,它们检测的精度高达千分之一微米,然后通过误差补偿,由从日本进口的高精度伺服电机进行精密控制,从而将工件、刀具定位精度提升至千分之五。
其他各种各样的改造不说了,就连加工时的冷却液都是特别配置,既提升了加工精度、减少了刀具磨具磨损,还能起到防锈、防霉,对工件进行清洗,而且还不伤皮肤——以前的冷却液虽然效果还可以,但很伤皮肤,因为长期接触,邹永东手掌表面角质层就受损严重,看起来十分苍老。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