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第183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3/4段
“八个,牺牲一人,重伤两人,班长在这一仗身负重伤被送往后方。你也是在这一仗被火线提拔为班长,后来又给我们补充了两名新战士,当时全班共十人!”
“……洼子寨……”
“十人,我们根据你的命令,在战斗开始后从侧后发起进攻,敌人猝手不及,一下被打‘乱’了防御体系。但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游走,利用地形掩护放冷枪,所以战后只有小赵肩头中弹,负了轻伤……”
“……张老旺塘……”
“十人!敌人接连失败,军无战心。我们班在你带领下,又是从敌防御薄弱部位突入,一通手榴弹敲掉了敌人指挥部。当时敌人就炸了窝,四散逃走,我班无人伤亡!战后又给我们补充两人,全班十二人。”
“……炸滚‘弄’大桥……”
“九人!营部命令我排前出掩护工兵炸桥,全排二十一人强攻敌据点,第一次冲锋就牺牲五人,其中我们班三人,排长也在冲锋时壮烈牺牲。你‘挺’身而出,接下了指挥任务,带领全排变换攻击方向,寻找到敌防御薄弱处,连续猛攻,成功掩护工兵炸掉大桥,战后全排顺利撤出战斗!”
“……常青山阻击战……”
“加上补充兵,我们排一共十七人,面对敌机轰炸、大炮轰击、步兵以连为规模的进攻,全排从双肯山一路后退,逐段阻击,最后坚守常青山主峰阵地,连续奋战三天两夜,圆满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掩护了大部队撤退。并在此后敌人冒进之时,打了个伏击战,歼敌一个排,缴获轻机枪一‘挺’!此战全排牺牲一人,负伤六人但都被顺利送回后方,后来除一人致残,其余战士都伤好归队。战后全排共计十人,伤员伤好归队后,共十五人!”
听到这里,大家对关飞的战斗事迹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的确如他所说,他参与的战斗,虽然胜利的多,但也不乏失败。然而凡是由他指挥的战斗,不管胜利还是失败,伤亡数字都不高。而且牺牲极少,伤兵最后也多半能够伤好归队。
由此可见,关飞绝不是一个为了得到战功,而不顾部队伤亡的冷血之人。
恰恰相反,他为了保存部队实力,常不拘泥于固守阵地,力求把敌人拖入运动战。然后在运动中打掉敌人轻兵冒进的先头部队,从而让对方害怕不敢追得过快,为部队脱离追击创造有利条件。
关飞与孙耀华的一问一答还在继续,指挥所里的所有中高级指挥员都凝神细听,对于关飞所带的部队为什么能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也有了更为准确地认识。
就像关飞本人所说,他绝不是什么名将。他只是能够适时抓住时机,在适当的时间、地点,采取适当的战术,调集适当的兵力以多打少、或是直捣敌防御薄弱处,一举击垮敌人的顽抗,最终在较小的损失下,取得较大的战果。
仅此而已!
但没有一个人会因此而嘲笑他名不副实。
事实正相反,在历史上,凡是能够准确发现战机,同时选择适当的作战地点、采取适当的战术,取得胜利的将领,无一不是鼎鼎大名的绝世战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关飞,他完全当得起这个当世名将的称谓!
他能带领部队,在人民军全军溃散的危急时刻,反败为胜,打下军分区这片天,绝非侥幸!
一问一答结束,指挥所里寂静片刻,随即响起热烈掌声。不但是在这里的中高级指挥员们在鼓掌,听到这边问答的其他参谋、干部、警卫战士们也都自发地聚集过来,用猛烈的掌声,代表他们对首长最诚挚的敬意。
关飞没有鼓掌,他只是静静地从每一个人脸上看过去,然后平静地说了一句:“我不是什么战神,但是我认为,我们这一仗或许不会大胜,或许会有一些损失,但,我们绝不会败!”
哗!
掌声如惊涛,响彻整个指挥部。
有前期那么多战例为证,这一刻,谁也不会怀疑他的话。大家对与打退敌人的这次重兵围剿,信心百倍。
“我这么说并非空口白牙,而是有数字为佐证!”关飞镇定自若,声音铿锵有力,身子微微前倾,挥动手臂,利用姿体语言加强说服力,“敌人的兵力多吗?多,他们总共有三十几万人。
但是这次能够用于围剿根据地的兵力多吗?
我说,不见得!
敌人虽然有三十几万人,但是正规军有多少呢?
从其编制我们就可得出准确数字:敌军每个师都是重复的双数,由11师到99师,最后是101师。这说明敌人有上百个师吗?错了,这是敌人有意误导别人的编号方式,事实上,他们只有十个师!为了让部队看起来很多,所以采用了重复双数编号,11师,其实就是1师;77师就是7师。
所以敌人全部正规军,一共有十个师约十七万人。那么其他那近二十万人是什么部队呢?
那实际是各地方武装、民族武装、民团武装,他们名义上服从军政f,但实际上都是在自己地盘内发号司令的坐地虎。这些坐地虎为了保证独立‘性’,是不会允许自己的“……常青山阻击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