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做准备第2/2段
原来,指战员运用了一套成功的山地作战经验:当敌人将要火力急袭前,部队迅速撤至背向敌人进攻方向的半山腰隐蔽。
因为,所有的火炮弹道都是弧线运动,都有他们不同的死角,炮弹打不中山顶就要超越山顶落到山下,他们选在弹道弧线的死角地段隐蔽,敌人的炮弹自然就伤不着他们。
十几分钟后,敌人的炮声嘎然而止,烟雾开始飘散,黑压压的日军朝肥猪山前哨阵地岈山蜂拥而来。
战斗中,686团1营打得最激烈,毙伤日军最多,9次粉碎日军的进攻,始终将日军压制在山下;
可是686团2营打得最惨烈,伤亡也最多。由于战线拉得长,又不占据高山优势,只能依托丘陵机动灵活作战,不让日军的图谋得逞。
而东线和南线的日军,属于新组建的32守备师团,虽然重武器较多,但是不擅长山地攻坚战。虽然发起了4次进攻,均被我军一一击退,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战斗中,扼守凤凰山的津浦支队和泰安(西)县独立营凭借险要地形,不仅没能让日军占到任何便宜,而且使其付出了惨重代价。
据守枇杷山的冀鲁边7团2营,在副团长兼营长倪鸿印的指挥下,巧设阵地、灵活狙击,迫使敌军退守泰安东平公路,不敢轻举妄动
由于我军部队少,只能采取单线布阵,缺乏纵深防御,战斗中不时有险情发生。均被八路军采取果断措施化险为夷。
其中一次是11日下午,一股日军曾经利用田家滨保安大队全部溃散的机会,突入守军防区,直接威胁到蛤蟆山背后安家林115师师部的安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防守哈蟆山的686团特务连奋起还击,将入侵之地打的屁滚尿流,狼狈而逃。
与此同时,一个中队的日军,沿着老僧台至牛庄的小路“暗度陈仓”,一度突破686团2营与津浦支队的结合部,兵锋直指115师指挥部。津浦支队支队长亲率2个营,以绝对优势兵力击溃训练有素的日军。保持了防御战线的稳定。
关键时刻,就连师部警卫连也被拉上686团2营阵地增援,确保北部防线安全。
还有一次是日军一支骑兵,一度突破686团1营和2营的结合部养姑洞,沿东西大道奔袭大董庄,企图在该庄建立前进阵地。这时,在肥猪山北侧协助八路军作战的大董庄猎人董明岩,接过受伤战士的钢枪,一枪就将领头的日军骑兵打下马来,这时,防守大董庄的2营将士纷纷开火,迫使日军骑兵慌忙掉头,逃了回去。从而化解了这一路得险情。
关进时刻,骑兵连派出一个排,冒死袭击了驻扎在安临站的日军32师团指挥部,迫使敌人慌忙收缩战线,减弱了进攻势头。
借此良机,防守386.5阵地的特务营以方式,打掉了日军的一个前沿火力点,缴获了2门陆战机关炮。
太阳渐渐偏西了,阵地上空盘旋着几只乌鸦,不时发出几声惨叫,仿佛是为鬼子注定失败的厄运哀叹。夕阳的光晖轻柔的抚摸着激战一天的英雄们,像是给他们安慰和鼓励。习习的和风悄悄抹去勇士们额头的汗水,像轻轻告诉他们:最后胜利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各个阵地上,八路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一分钟一分钟地坚持着。
黄昏终于来临了,日军在我军各阵地前丢下了1000多具尸体,早已精疲力竭,而且不习惯夜战,于是逐渐收缩兵力,准备第二天再战。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