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行军中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就凭着这一点,苏鲁皖大队就可以称得上主力部队了!

  这次南下,来自老六团的同志才知道这个新成立的苏鲁皖支队的家底有多厚实了。

  驮马牵引着炮车、高平两用炮、步兵炮、速射炮,一百多辆胶轮大车上,拉的全都是装备、粮食和弹药。其余的驮马,包括骑兵营暂时用不着的100多匹战马,驮子上驮运的都是弹药、粮食。

  整个行军队伍里,除了承担作战任务的侦察连外,其它部队的战士们,不但自身携带干粮、武器弹药、背包,人人肩头上还都得扛着一个弹药箱。

  只有卫生队的医生,享受照顾,可以骑马行动。其他人,包括支队长李伟光,战马上都驮载着炮弹的弹药箱。李伟光自己,背上背着一支步枪、肩上扛着一挺九六式轻机枪,腰里挂着王八盒子,还斜背着一支驳壳枪。

  李伟光都是这样,其他领导肯定也得是这样。只不过每个人的体力不同,他们不需要象李伟光那样带那么多的武器。

  本来卫生队的女兵们,都眼巴巴盼着能骑马行军呢,等后勤处和辎重队一行动,这些姑娘们登时就傻脸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马么,还得徒步行军!只不过姑娘家体力弱,没让她们扛弹药箱而已!

  在根据地内行军,不用担心与日军遭遇。就这样,除了先前出发的侦察连外,担任先头任务的一营,尖兵连也就是一连,尖兵、侧翼搜索分队,都是一丝不苟,没有一点麻痹。

  远路无轻担!

  刚开始的时候,部队行军速度很快,基本上一个小时走八、九里路,走着走着就不行了,战士们都累了。

  走一个小时就得停下来休息一下。等到天明时分一看,一夜行军,也仅仅是走出了60里地!

  等到骑兵营赶上来时,李伟光就下令骑兵营全部下马,所有战马都改成驮马,给战士们减负!

  包括先前骑马出发的侦察连,也接到了命令,将战马留下,改驮马,部队步行侦查前进。

  太阳升起来,在阳光的照耀下,绿色的树叶,黄色的庄稼,银灰色的行列,枣红的、雪白、青黑、棕栗色的战马有机地组成了一幅斑斓多彩的油画。队伍在逶迤前行,有时候成“s”形,有时成”c”形,更给这幅油画增添了生气。

  在队伍中,王涛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广袤的大平原犹如浩瀚的大海,坦荡如砥,一望无际;又像沙石遍地的大漠,天色苍苍,四野茫茫,心里感叹大地的壮观!然而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正遭受日本鬼子的蹂躏,又黯然神伤。

  开始进入敌占区了,队伍一下子沉默下来。在这广袤的平原上,城镇周围和交通要道两侧,岗楼林立,像僵蛇似的铁轨上,不时有日军的装甲车呼啸而过。田野一片荒芜,民房被日机炸成断垣残壁。

  战士们怀着满腔的仇恨,避开集镇和日军据点,穿插于敌占区。

  这个时候,日军虽然也注重铁路线的守备,但相对后来的挖封锁沟、碉堡密布的情况,守备就松懈的太多太多了。

  日军侵华前,肯定没想到在他们眼里兵力可以忽略不计的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会在他们的占领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而且还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实力逐步壮大,绊住了他们疯狂进攻的腿,让他们陷入了侵华战争的泥淖!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