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保安司令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反“扫荡”,李伟光还组织部队和民众实施坚壁清野,在敌人“扫荡”时,让群众都把粮食藏起来,不让敌人得到一粒粮食。

  日军旱地“扫荡”一般都乘汽车,李伟光就组织地方武装在敌人要经过的交通要道上,挖好一道道地沟,人称“抗日沟”,阻滞汽车行驶。

  同时,还时常组织县独立团和民兵,分散成许多游击小组,以灵活机动的战术,打游击战,削弱消耗敌人。

  春去秋来,季节交替,李伟光带着苏鲁皖支队39年8月来到了皖东北,一晃眼功夫,大半年时间就过去了。

  李伟光率领部下开拓的荒地,种上了第一季冬小麦。

  在40年端午前就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可以开镰收割了。经过全体官兵的努力。

  现在,第一季的冬小麦已经入仓了,战士们吃上了自己亲手种的小麦做的白面馒头不知道有多么的开心呢。

  各部队养殖场里,养殖的猪羊和鸡鸭鹅以及鱼虾都已经到了丰收的季节。

  主力和地方武装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主力部队苏鲁皖支队三个主力团和一个特务团都发展到2500人的甲级团规模、一个骑兵团也有了1000人的规模。

  直属部队还有炮兵营、辎重营也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

  三个军分区的独立团也已经发展到1500人的乙级团规模;还有6个县的警备团也有了1000人的规模。

  军区还有一个教导总队,下属三个教导大队,主要是培训轮训战士的,目前有4500多名新兵正在接受培训。

  在大半年的时间内,尤其是在冬天的农闲期间,李伟光分两期,共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轮训了6个县警备团的官兵。

  警备团的将士们已经初步走上了正规化的正确道路上了。

  目前正在接受培训的战士,培训已经接近尾声了,这批接受轮训的战士,主要来源于主动和被动接受改编的大大小小的地主武装的团丁、以及在清剿土匪行动中抓获的土匪俘虏,这些团丁和土匪俘虏已经通过保卫部的甄别,基本上手上没有啥血债。

  至于4总队和陇海支队合编的三个团,已经确定由苏鲁皖支队的三个主力团采取结对子的方式,一对一的进行传帮带。

  可以说,皖东北根据地已经初步走上了正轨。

  就在这个时候,华中的抗日形势有了进一步的的发展。由黄大将率领的八路军第2纵队南下部队分成两个梯队,于四零年六月先后到达了华中地区。

  这是华中抗日形势发生变化的局点。

  八路军第2纵队南下部队和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师后,双方合编成为八路军第4纵队,下辖第2、4、5、6旅。

  苏鲁豫支队、苏鲁皖支队、新四军第六支队第4总队的部队没有列入合编范围。

  随后,根据中原局的指示,黄大将率领原八路军第2纵队机关直属队、2旅和4旅687团跨过了陇海线,进入了皖东北地区。

 &em走上了正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