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形势严峻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双方在湖中打得它昏天黑地,那些乌龟王八蛋被我军一网扫尽!

  皖东北虽处战略重冲,但不足之处是纵深太浅。

  洪泽湖平定后,一下子把皖东北和淮南的路东区、苏北的淮宝区和淮泗区连接起来了,使洪泽湖成为华中根据地的内海。

  不仅可以避开敌人路上的封锁,使华中各战区间通过水运实现兵力的快速集中和转移,同时也消除了对西作战的后顾之忧。

  就在四师准备迎战汤恩伯压境的大军时,突然间,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逼近的国民党大军全线溃退。

  这是咋回事,到底是什么原因?

  原来,1月24日,日军向汤的侧后发起了豫南战役,日军集中了五个师团兵力(一个师团约两万多人),分三路向豫南挺进,拉开了架势,企图于平汉路以东,将向东北挺进的汤恩伯、李品仙部的15万人一举围歼。

  面对日军的攻势,汤恩伯立即放弃对我军的进攻,丢下豫东、皖北的大片土地,望风而逃。

  大军压境,可瞬息间,又销声匿迹,战局的转换,扑朔迷离。

  这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吗?

  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局面居然顷刻间摆在眼前。日军打通平汉路南下的计划开始实施了,一切正如预料的那样,白军果然慑服于日军的威势,丢下大片国土逃遁了。

  那还有啥说的,赶紧去找日军收复失地吧。

  2月4日,4师10旅一部已渡过淝河,11旅31团则渡过涡河,至2月7日,4师主力已进至阜阳以北、以东和东南的张村铺、阚疃集、江口集一线。

  显然,4师主力已经和白军靠得太近了。

  这的确是彭师长的风格,兵法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4师主力迅猛前出至上百公里之外,根据地一下子扩大了一倍还多。

  但是,他们忽略了,兵法上还说:“兵不厌诈。”

  在没有与敌主力决战之前,占据过大的地幅,绝非是件好事。

  果然,两天后,2月9日,怪异的现象再次出现:

  日军突然停止了对国民党军的追赶,迅速撤出战区,放弃了涡阳、蒙城等地,日军声势浩大的“豫南战役”就像泡影一样,忽然闪现,又匆匆地破灭了。

  新四军还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咋回事呢。

  仅仅过了一天,即2月10日,溃退中的汤恩伯、何柱国部立即卷击回来,以9个师14万兵力杀了个回马枪。

  这个时候,战局发生了逆转。

  此时的4师,由于向西、向南突进过猛,兵力分散在收复白军留下的城镇据点上,根本来不及收拢部队,面对七倍于己的白军,4师陷入重重的灾难中了。

  历史上,彭师长极其顽强,他指挥部队左冲右突,在敌重围中历尽3个月的浴血厮杀,终于把部队从虎口中拽出来了,但是遭受了巨大损失。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