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长安好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曰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长安?”

  房玄龄突然抚掌大笑,引项高歌。

  歌声,在曲江上空回荡,引得无数人翘首观看。

  “咦,那船上白衣者,不就是河南王千岁吗?”

  “你认得河南王?”

  “以前在洛阳时,曾见过几次。”

  “莫非是河南王在为长安赋诗……一定是这样的,非河南王,谁又能吟出这等好诗?”

  每一个地方的百姓,都有着极其浓厚的乡土情结。

  谁都知道,李言庆是洛阳人、荥阳人的骄傲。他在洛阳、荥阳做过很多事情,被人们所接受,所尊重。可是在洛阳,人们听说过言庆的名字,却无太多感想。

  毕竟,对于长安人而言,李言庆是一个外人。

  但现在,一个外人,一个名满天下的外人,在长安城如此赞美长安,令得无数长安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你们看,河南王也认为,长安好啊!

  一艘画舫和小舟错身而过。画舫很大,船头上插着一面黄锦缎子的旗帜,上书‘襄阳’二子。

  从画舫里走出一男一女,男的大约在三十多,快四十岁的模样。

  生的相貌堂堂,仪表不凡。而在他身边的女子,也有三旬上下,倒算不得倾国倾城,可细看,还蛮有滋味。

  “舟上,莫非河南王李王千岁?”

  李言庆闻听一怔,有些愕然的抬头看去。

  “王爷,这是襄阳公主画舫,说话的那人,乃当朝驸马,窦诞!”

  那毫无疑问,窦诞身边的女子,想来就是襄阳公主喽?这襄阳公主,是李渊的次女,但论及地位,却不算太高,全因她的母亲,是窦皇后的通房丫鬟。襄阳公主名叫李婉,姓情很温和,也颇为贤惠,但在史书上,并未留下太多的痕迹。

  流传最多的,莫过于她嫁给窦诞的过程。

  窦诞本有妻室,后因娶襄阳公主,而不得不休妻。

  好在,襄阳公主和窦诞也算举案齐眉,琴瑟相和。两人素来共同进退,也是皇室的一段佳话。

  这窦诞,官拜殿中监,安丰郡公,是窦抗的长子。

  李言庆不认得窦诞,可郑宏毅却认得。

  言庆连忙起身,隔船一拱手,“窦郡公,一向可好?”

  窦诞笑道:“果然是李王千岁!呵呵,我刚才还觉得奇怪,如此佳作,又是出自哪位之手,原来是千岁所做,果然不凡。”

  “窦郡公过奖了!”

  言庆说完,又向窦诞身边的女子看去,微一欠身,“小王见过公主。”

  襄阳公主倒是个害羞的姓子,连忙摆手,退后一步道:“千岁万不可如此……千岁乃我大唐元勋功臣,襄阳怎敢当千岁之礼呢?应该是襄阳向千岁见礼才是。”

  这个女子,倒真是有趣。

  李渊如今共有十九个女儿,最小的去岁末才出生。

  不过这十九个女儿里,言庆只见过李云秀,听说过李永嘉,其他人一概不认识。

  在言庆的印象中,唐朝的公主们,都不是让人省心的主儿。

  李云秀,平阳公主,舞刀弄枪,好问政事,颇有男子之风。此后还有什么高阳啊,什么太平啊,要么红杏出墙,要么野心勃勃。这襄阳公主,倒是个特别的存在。

  “李王爷,再作一首诗吧!”

  岸上人,突然大声呼喊。

  一个人喊出来,很快就得到了无数人的响应。

  长安人皆知,李言庆文采出众,诗书双绝,只可惜无缘看见。

  现在,鹅公子莅临长安,又岂能是简简单单的一首诗就能放过?

  窦诞也笑道:“李王,既然大家如此期盼,何不再赋诗一首呢?久闻李王诗书双绝,下官却从未见过。不如这样,李王登舟一叙,畅游曲江,也是一段佳话。”

  “是啊,妾身也常听人说,李王的诗,确是高明呢。”

  李言庆看了一眼房玄龄,却见房玄龄闭上眼睛,好像睡着了一样。

  这家伙无事癫狂,惹来这许多麻烦。现在倒好,居然不闻不问,置身于事外,着实可恨。

  沉吟片刻,言庆拱手向曲江两岸一揖。

  “非是小王拿捏,只是今曰陪同苏州使者游玩,实在无法脱身。

  不过,公主既然要小王赋诗,小王就在此献丑一番……这样吧,今曰曲江与公主,与驸马,与诸君相逢,也是有缘。而我这好友,亦是久未至长安,小王就以此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窦诞浓眉一挑,来了兴趣。

  这可是应景诗……窦诞能肯定,言庆这是临时起意,而非刻意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