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台北十一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伟大的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高明的理论――媒介即隐喻。意思是传播信息的媒体,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特定形式的媒体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从而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

  20世纪传媒技术的发展,广播和照片的出现,使人类从以印刷文字为中心的“读文时代”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而电视,就是“读图时代”里最具代表性和支配性的传媒形式,它改变了社会认知与人际交往的模式,引发出深刻的文化变迁。

  而电视这种信息传播媒介偏好的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娱乐。

  电视出现后,一切人类活动,包括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重新定义,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个理论,随着电视机和多媒体的发展,日渐得到证明,在沈冲穿越前的二十一世纪,几乎任何事情,任何活动,都被娱乐所包裹,即使庄严的庭审,肃穆的婚礼,残酷的灾难,悲凉的死亡,枯燥的学术,也能成为各种无厘头的搞笑和调侃的原料。

  这是一种沈冲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既然无法改变,那何不利用前世极为丰富的娱乐创意,来重新定义当前的电视节目呢?

  “喂,你又在想什么?”张爱嘉挽着浴巾,站在客厅门口,说道:“都要把香蕉皮吃掉了。”

  “没什么。”沈冲丢掉香蕉皮,说道:“快去换衣服,出去吃饭,中午在酒会上基本没吃什么,快饿晕了。”

  “晚上看舞台剧,不用穿礼服了吧?”

  “不用。”沈冲看着电视机里的节目,问道:“你认不认识张小燕?”

  “小燕姐?当然认识,我们是好朋友,你身上的西装,就是我和她一起逛街买的。”

  “她的《综艺100》什么时候放?”

  “星期天晚上8点。”张爱嘉从虚掩的卧室门后问道:“你知道啦?”

  “知道什么?”

  “我这个星期天要去上《综艺100》。”张爱嘉一边悉悉索索的换衣服,一边说道:“给新专辑预热。”

  沈冲哦了一声,问道:“什么时候录影?”

  “星期五吧。”

  张爱嘉说完之后,就打开门,走了出来,问道:“怎么样?”

  问完之后,又叉着腰,用手指指着沈冲,威胁道:“不准说像家庭教师。

  沈冲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她穿着女式衬衫和小套裙,此时的装扮和表情动作,活脱脱的就是《最佳拍档》里的男人婆。

  当两人驱车,再次回到嘉嘉演艺文化中心的时候,张爱嘉忍不住惊叹了一

  “漂亮吧?”沈冲把车停在路边,摇下车窗,指着散发着橘黄色灯光的剧场,介绍道:“按照传统的建筑设计,大剧场一般都是设在顶楼的,那样才能最大化利用空间,而这里牺牲空间,设在二楼,就是为了这个效果。你看,站在街头,就能看到对面大剧场里的人影,看他们起立,坐下,鼓掌,欢笑。如果一个普通人,每天路过这里,会不会有一天,比如平安夜,比如圣诞节,去买张情侣票,和心爱的人“小燕姐?当然认识,我们是好朋友,你身上的西装,就是我和她一起逛街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