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直达人心的评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凌然第三根手指做到一半的时候,费舟终于是完成了第一根手指的断指再植。

  剩下的两根手指都在右侧手掌,费舟就算是想挤,也挤不进去了,只能憋着气,让出了位置。

  凌然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头都没有抬一下。

  4个小时的精细操作,就算凌然有经验,也是精神疲惫,感觉快到了极限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铁人三项的选手,即使经常练习,跑到四分之三,甚至一半的时候,依旧累的够呛。

  比较起来,主任医师王海洋就更辛苦了。

  他的年纪原本就是四组医生中最大的,又要掌握整台手术的进度,加上沉重的压力,再等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那根手指,更是筋疲力尽。

  王海洋不禁回忆起自己上一次如此筋疲力尽的时刻,然后看向凌然。

  不久前,凌然给他做助手,进行断指再植的经历,是王海洋很难忘怀的。那一天,更是创下了王海洋断指再植的速度记录。

  当然,那是对王海洋本人有意义,对其他人毫无意义的速度记录。

  “王主任,要不然,我来做右手的中指?”费舟一直等着呢,他已经看了中指的X光片,就瞅着位置什么时候空出来,能再来一次。

  身为云医做断指再植最多的副主任,费舟很自信,自己再来一轮的话,速度会更快,质量还会很稳定。

  “我自己来吧。”王海洋却没有给费舟机会。

  他是整台手术的负责人,没理由离开手术台的。

  费舟也没奈何,主任医师王海洋对他来说,也算半个上级医生,而外科医生们的交流,总是直率的让人不舒服。

  费舟怏怏的站到一边,再看看王海洋的操作,看看郭建明的操作,看看凌然的操作……

  大部分人都在看凌然的操作。

  大师级对接缝合术。

  大师级神经束膜吻合术。

  完美级断指再植。

  3000例手部解剖经验。

  大师级磁共振(四肢)阅读。

  所有技术混合到一起来使用的时候,凌然展现出来的并不是爆发式的技巧,而是持续不断的强技巧的输出。

  肌腱吻合,高强度,高稳定。

  血管吻合,用超级细线来缝合,一次成功,仿若大血管。

  神经吻合,对合准确,缝合快速。

  每一个步骤,似乎都很轻易,都没有奇特的难度产生,好像理所当然似的。

  在旁的医生们看的久了,甚至会有自己在看处置室里的清创缝合的感觉。

  毕竟,凌然的表情轻松,而手术的进程也是稳稳的推进。

  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发生在弱鸡手术中的。

  但是,为何其他人做断指再植,要面临种种的难关,而凌然没有?

  医生们一旦想到这个问题,就会开始坐立难安了。

  技术本身,固然是重要的。

  凌然的临床决定,则更加令医生们默然。

  每个人的每个决定,都会产生后果。

  这一点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尤其直接。

  清创的时候,如果血管截的多了,就有可能要面对血管长度不足而移植的后果。如果为了避免血管移植而截的少了,就可能面对血管感染或血管吻合失败的后果……

  做出正确的决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如果一个人能够无限的回溯时间,那么,他就能做出完美的手术来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外科医生是真正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决定,影响的也许是2秒钟以后,也许就是2年以后,手术台上的后悔药,吃到人饱都没用。

  其次,完美的手术是不存在的。

  只是在众人的眼里,凌然做的仿若完美似的。

  凌然也尽可能的做的完美。

  “凌然……”王海洋忽然喊了一声,道:“你快做完了没有?”

  凌然迟疑了两秒钟,似乎才从拼命缝合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再道:“正在做神经吻合,另外,这而移植的后果。如果为了避免血管移植而截的少了,就可能面对血管感染或血管吻合失败的后果……

  做出正确的决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如果一个人能够无限的回溯时间,那么,他就能做出完美的手术来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外科医生是真正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决定,影响的也许是2秒钟以后,也许就是2年以后,手术台上的后悔药,吃到人饱都没用。

  其次,完美的手术是不存在的。

  只是在众人的眼里,凌然做的仿若完美似的。

  凌然也尽可能的做的完美。

  “凌然……”王海洋忽然喊了一声,道:“你快做完了没有?”

  凌然迟疑了两秒钟,似乎才从拼命缝合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再道:“正在做神经吻合,另外,这边可能需要移植皮瓣。”

  移植皮瓣就是植皮了,需要从病人自身割去一块皮瓣,补到所缺的部分,如此两边都可以生长,更有利于恢复。

  但是,相比普通的缝皮,增加了皮瓣移植之后,工作量和难度都上升了。这样的操作,也不适合马砚麟来做了。

  王海洋点点头,道:“神经吻合做完,皮瓣交给康医生,你来帮我。”

  正在给王海洋做一助的康久亮神色难明的瞅了凌然一眼,低头没吭声。

  一会儿,凌然完成了神经吻合,并与主治医生康久亮交换了位置。

  若是在平时,技术水平突出的康久亮,都可以主刀稍弱一些的手术了,做一助已经有些委屈了,哪里想到,竟然还要被王海洋嫌弃。

  而且是换位给更年轻的,更帅,更高的凌然。

  然而,他也没什么好反抗的。

  人家tang法做了几百例不说,断指再植明显熟练的要命,王海洋想要凌然帮手,康久亮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

  手术室里,安静的像是会议厅似的。

  只有钻头的声音,像是领导的演讲似的,“呜呜呜”,“嗡嗡嗡”的叫唤……

  凌然从主刀转为王海洋的一助,从拿着持针器变为引线小王子,并没有什么不适应和过度。

  对凌然来说,这种位置的变化,就是单纯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已,对于医生的地位之类的东西,凌然从来都很少考虑,甚至是拒绝思考的。

  像是他小时候参加合唱团,老师自然会将他安排到队伍的前排中间位置,甚至在他明确表示不愿意唱歌之后,老师宁愿让他站在中间对口型,也不愿意凌然离开合唱团。从那个时候开始,凌然就知道,空间位置的重要性,是不如人本身的重要性的。

  站到一助位置上的凌然,也不只是单纯的穿针引线。

  他与王海洋主任配合过,熟悉他的操作,更能够做到查遗补缺。

  在王海洋累的要命的时间里,凌然的操作频率和强度,也大大的增加了。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例小儿断指再植,出现在79年的10月24日的401医院,由大牛程国良操刀,但因其已经连续手术42小时,总计四指的断指再植,最后做的示(食)指失败。

  王海洋别说没精力做42个小时的手术了,4个小时的手术做下来,都可以说是筋疲力尽了。

  将凌然叫了过来,王海洋本身就有让他保驾护航的意思。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