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延安,你好(建议新读者大大从这开始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一秒记住【www.wx.l】,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更新时间:2013-07-07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于隋。1937年,炎黄红党进驻延安,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

  1926年初,李xj、谢zc等创建炎黄红党宜川军队第一、第二特别支部。20世纪30年代,刘zd、谢zc等在延安境内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陕甘边和陕北两个革命根据地。1935年11月,称陕甘省和陕北省。1935年炎黄红党长征到达吴起镇。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成立,10月,成立延安市政府,直隶于边区政府。1942年始置吴旗县,属三边分区。同年11月,设延属分区,1月成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延安市及延安、富县、甘泉、志丹、安塞、子长、延川、延长、固临10县(市)。

  抗倭寇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由于受到倭寇和光头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再加上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陕甘宁边区经济上遇到困难。当时,几乎到了“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被盖”的地步。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1939年6月10日,太祖在延安的高级干部会议上提出:“吃饭是第一的问题”,要求“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在炎黄红党、太祖的决策和号召下,一场大生产运动在边区轰轰烈烈地兴起。

  1940年5月,朱de从太行前线回到延安,协助太祖组织领导边区的经济建设,提出“屯田”政策。他几次深入南泥湾踏勘,研究部署开发南泥湾的蓝图。

  1941年春,三五九旅旅长王ze率领八路军五千将士以“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壮志,唱着“开荒好似上前线,要使陕北出江南”的歌,由绥德开赴荒无人烟的南泥湾。

  南泥湾,距延安40多公里,杂草丛生,荆棘遍地,野兽出没,一片荒凉。初到南泥湾的将士们,面对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就用树枝、杂草搭建窝棚,在山坡挖掘窑洞,甚至露宿野外。粮食不够吃,就挖野菜、采野果、打猎来解决。开荒没有工具,就收集废铜烂铁,自己打造。夏天没衣服穿,就光着肩膀开荒干活。冬天被褥单薄,就砍柴烧碳御寒取暖。学习没有纸,就用桦树皮当纸。洗衣服没有肥皂,就用皂角和草木灰代替……

  “只要耕耘,总会有收获”。三五九旅将士们铁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终于克服艰难困苦,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据史料记载,1942年,三五九旅开荒25万亩,种植粮食2万亩,种蔬菜5000亩,还种植了旱烟、胡麻等经济作物,饲养了猪、羊、牛、鸡、鸭等家畜家禽。挖出了一排排窑洞,建起了一幢幢新房,开办了纺织、木工、造纸等工厂。

  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到南泥湾慰劳。一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南泥湾》,从黄土地上飞起,迅速传遍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后来,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一唱,那优美动听的曲子迅速唱遍大江南北,至今家家户户都知道陕北还有个好江南――南泥湾。

  1943年3月21日夜,王凡双脚踏上延安黄色土地的时候,太祖正在枣园的窑洞里办公(因为查不到具体地址,不知道是杨家岭还是枣园,所以最后选为枣园)。由于太祖的门卫都在院子外,守卫院子大门,所以对于突然出现在院子内的王凡毫不知情。

  院子内是一排简陋的五孔窑洞,太祖在最左手的一间,与朱de、张we窑洞为邻,掩映于枣树之中。园子一侧,有一方石桌和四个石凳,按照文史记载,太祖工作之余,便在1942年,三五九旅开荒25万亩,种植粮食2万亩,种蔬菜5000亩,还种植了旱烟、胡麻等经济作物,饲养了猪、羊、牛、鸡、鸭等家畜家禽。挖出了一排排窑洞,建起了一幢幢新房,开办了纺织、木工、造纸等工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