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拾二章 学习与劳动第3/3段
“漂亮漂亮,我家丫丫最漂亮了!”看到女儿脸上开心的笑容,马三山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晚饭很朴实,山西面片。不过分量下的特别足,又放了足量的辣子,再加上每人一根火腿肠,少许榨菜,吃的所有人身体都暖呼呼的。
吃完晚饭,马三山和丫丫来到了自己的临时住所,一间蓝色帐篷围成的私密空间,里面有六张床,细心的玉桥村居民,给他们准备了铁棍和拉帘,方便父女使用。
每张床上都铺着崭新的床单子(因为正好是夏天),正上方悬挂着白色蚊帐,防止夏天的蚊虫叮咬。床头有个简易塑料材质的三抽屉床头柜,里面放着杯子、毛巾等生活日用品,床底下摆着脸盆,整个帐篷还配有一盏户外煤油灯,方便所有人起居。
“马老弟,出来坐坐透透气吧,天气热,帐篷里发闷!”刚跟马三山熟悉的玉桥村李老汉在帐篷外喊道。
“唉!好的,李老哥!”听到对方叫自己,初来乍到的马三山不敢怠慢,领着丫丫走了出来。
“走,去村广场,那里有喇叭,有乐子!”李老汉没有客套,直接拉着马三山的手就往村中央走去。
“喇叭?乐子?”不知道李老汉究竟说些什么的马三山,左手紧紧拉着丫丫的手,跟着李老汉走去。
2分钟后,村中心,一根耸立的圆木桩,上面钉着一个后世的圆筒形状大喇叭。
“村长,今晚还有节目播出吗?”李老汉看到圆木桩下站着的村长,发言问道。
“新闻都播完了,不过评书快开始了,来,快坐下!”许大山用他独有的大嗓门回答道。
“来来来,都坐都坐,下面开始听广播!”因为从每天晚上7点开始,到晚上10点结束,已经用上电的村庄都可以收到炎黄红党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的广播节目(当然第一次播放前,红党会派出专业人员进村去调试设备频率和波段)。
“大家好,现在是晚上9点,下面半个小时将播出海外艺术家演讲的评书《三国演义》,请大家欣赏!”随着女性播报人的铺垫,后世袁阔成版的《三国演义》通过广播与1943年陕西的炎黄百姓,跨越了时空产生了交集。
“上回书说道……”(喇叭里的袁阔成的声音娓娓传来)
深夜11点,躺在帐篷里的马三山辗转反侧,虽然身体劳累不堪,但是大脑中一股兴奋劲让他根本睡不着觉。
“爹?睡着了不?”躺在布帘那侧的丫丫问道。
“还没呢,咋了?丫丫?”马三山问道。
“爹,你说今晚上这些不会是做梦吧,有热水澡洗,有新衣服穿,有面片和肉吃,还有广播听,这是不是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从小到大因为条件艰苦,总是在克制、忍耐、坚强的丫丫问道。
“丫丫,不是做梦,虽然我也不懂,但是好像那些军爷说过,等过些日子,他们打下了咱们的老家后,会给咱分田地,以后咱们也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马三山根据自己的所见和猜测,回答道。
“爹,我总感觉不踏实,害怕这一切说不定哪一天就突然跑了、没了!”丫丫有些患得患失的说道。
“傻丫头,放宽心,爹别的没有,力气有的是,刚刚村长不是说了吗,明天开始就需要下地帮忙干活、种地、修水渠了,爹别的或许不行,伺候田地这手艺干了二十多年了,绝对是把好手,放心睡吧!”马三山安慰道。
“恩,恩!”
“对了,丫丫,明天你去村里教书先生那里上课识字,一定要守规矩,咱们老家那些地主老爷家才能请得起的先生,这是你的造化,千万别让他们生气讨厌,懂吗?”
“爹,放心吧,女儿一定不惹先生生气!”
“好了,不早了,快睡吧!”
“好的,真不知道这里的一切是怎么来的,难道是老天爷显灵了?”丫丫最后摇了摇头,感叹了一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