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听时弊和珅暗忧心第2/2段
黑暗中就听五六个人呼呼的喘成一片,听着跟拉风箱似的,虽然显得狼狈,此刻却有种逃脱性命的喜悦。
突然,“咻——”的一声,尖锐破空声音划破空气,就听一个小伙子闷哼一声,噗通栽倒在地。
几人还没反应过来,便听“咻咻”声音大作,“呃,呃”连声,行船老汉一句“有人放箭,快趴下!”尚未说完,便感觉喉咙一凉,一股冰冷的空气呛入肺里,火烧似的,浑身顿时失去了力气,临终前只有一个念头:这么暗,这帮家伙射的怎么这么准呢?
行船老汉和他一众手下倒在了血泊之中,不一会儿便见不远处亮起一道火光,四名蒙面汉子背着长弓手拿火把奔了过来,将一众尸首翻弄一遍,在一个还有口气的小伙子脖子上抹了一刀,看他死挺,这才回身复命不提。
和珅跟在福康安身后上了宋五的双桅帆船,暗暗打量四周,发现这艘船颇为独特,方头,方梢,又宽又平,吃水很浅,却很平稳,不像那画舫上,人一走动船便乱晃。同时还发现,这船并非双桅,尚有五个桅杆一字排开,上面没有挂帆,远远的瞧不清楚,这才给人双桅帆船的错觉。
船长足有十丈,船舷两侧,各装有四门火炮,舱体在舰板之下。踩在涂着黑漆的结实舰板上,和珅恍然,心说这大概便是那中国四大古船之一的沙船了罢——宋五说他们的基地在海外的钓鱼岛上,不知是不是那后世颇有争议的地方,只是单看他们的装备,倒像是比那清朝水师还要精良似的。
众人都未下船舱,只在舰板船舷处站着,那些黑衣人站在船舷四周,警惕的注视着四周,并不因没了敌人而失去警惕。
“这船是去年从琉球那边抢的海鹞子的座船,回来安了八门火炮,现在瞧着威风多了吧?”宋五红光满面的显摆着,若无那道丑陋的伤疤,长的倒也不是多么难看,配上他那披散着被风吹动的长发,居然有种飘逸之气。
和珅暗笑摇头,就听端木凯道:“这是沙船吧?朝廷不是都用作水师战船嘛,宋当家用它做自己的座驾,果然豪气干云,让哥哥好生佩服啊!”
大概这话骚到了宋五的痒处,就听他哈哈一笑道:“朝廷那帮鹰犬们,贪银子刮地皮吃空响都是能手,真要上阵杀敌,一个个熊包似的,不吹牛,老子大喝一声能吓死一片。我家哥哥从五年前开香堂立柜(创建帮会)以来,海上纵横不算,这内陆来的也不是一遭两遭,那帮丘八们看了如何?还不是个干瞪眼!”
大清武将玩兵养寇,贻误战机,避战畏战的事情和珅不觉新鲜,若不如此,堂堂中华四亿兆民也不会被几千个洋鬼子打破国门了。只是方今盛世,就生出了这种种弊端,让他心惊之余,改变国运的使命感更加迫切了许多。
不过他也知道现如今这些揭竿子起事的人们都成不了大气候,毕竟当今皇上雄心尚在,治理天下尚无懈怠之心,所以还从没有过要扶持一方义士推翻清廷的想法,只想凭借自己后世的知识,慢慢的扭转时局,最好能够接触到以后的嘉庆皇帝,从小就给他施加影响,让他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进而彻底避免后世的丧权辱国历史。
和珅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在他的认知里,华夏民族之所以一直屹立不倒,不过是因为其胸怀博大,兼收并蓄之功。满人怎么了,能够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政府才是好的政府,明朝朱元璋倒是根正苗红的汉人,后世子孙还不是耽于享乐,弄的民不聊生?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永远也不会错!
就在和珅胡思乱想之际,沙船已经杨帆起锚,后边挂着那艘画舫,顺流而下,不多时,便来到了另外两艘大船的旁边。
只见这两艘船与宋五的又有不同,体型略小,船舷处的火炮却比宋五的这艘要多出两门,显得更加精干彪悍,让和珅一行人尽皆心惊。
随着大声招呼,左侧船上伸过一道厚重的木板,和珅跟在福康安等人的身后,胆战心惊的跨过一丈多高的空隙,来到了另外一艘船上,见到了宋五口中的瓢把子宋三。
宋三四十来岁年纪,体型与乃弟不同,又高又壮,同样不结发辫,脸上长着浓密的胡须,几乎盖着他半张脸,显得十分彪悍。
他听着宋五给他一一介绍众人,一边拱手笑着同端木兄弟和春梅打招呼,一边打量众人。
和珅只觉的宋三那狭长的眼睛射出的光芒如刀一般,扫过自己身上时,居然遍体生寒,心中暗禀,心说这人不愧是海匪统领,果然有些过人之处,倒不可因他长的粗犷而小瞧了他。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