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灵帝荒淫观蔡琰 南烨愤恨窥玉玺(18)第1/2段
最新网址:www.wx.l</p>南烨深知这传国玉玺从出现一直到五代都有据可查,不过到了宋朝这传国玺就变得真假难辨起来。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仅得到后周两颗国玺,并未获得传国玺。直到北宋哲宗时,有农夫段义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并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则怀疑此玉玺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伪造的。
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的深意。宋靖康元年,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真假难辨的传国玺被大金国掠走,其后便又销声匿迹。
直到元世祖忽必烈驾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蒙元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朱元璋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的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弘治十三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无人能辨其真伪。也有传闻说元顺帝带入漠北的传国玺被清太宗皇太极访得,这传闻同样真假难辨。
清初故宫交泰殿藏玉玺39方,其中又一方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被称为传国玺,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
真正的传国玺到底怎样失传?又流落何方?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有一点毫无疑问,传国玺肯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至宝。价值连城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和氏璧的,而传国玺历经千年传承有着比和氏璧更加重要的历史意义,形容为无价之宝毫不为过。
南烨知道传国玺失传于五代乱世,也就是说此时灵帝持有的传国玉玺肯定是真品无疑。他估计这年头也没人敢仿制传国玉玺。不过别人不敢仿制,不代表南烨不敢。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偷梁换柱的计策,可以将这中国第一至宝据为己有。
这计策当然不是现在用,而是要等到以后。南烨觉得自己未来至少有三个机会取得传国玺,一是少帝失玉玺,二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三是剿灭袁术之时。只要自己预先制造一方假玉玺,然后利用其中一个机会偷梁换柱,这真玉玺不就到了自己手里?
南烨想要玉玺并非他眼红这价值连城的宝物,更不是他想要学袁术做皇帝,而是他看好玉玺带来的将星加成。南烨估计,这天下第一至宝给自己加上十颗以上的将星毫无问题。
要想仿造传国玺,至少也要知道这传国玺的大小形状才行。传国玺是镇国神宝,从不使用。汉代皇帝另有六方常用的印章,分别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俗称六玺。每方玺使用的范围均有规定,譬如赏赐诸侯王时用“皇帝行玺”;发兵、召大臣时用“皇帝信玺”;向外国发送文书时用“天子行玺”。这些印玺都是白玉质地,螭虎钮,形制与传国玺基本相同。
张让、赵忠拟诏所用就是这六玺之一,传国玺则不知被灵帝收藏在何处。不过南烨却有办法,400星的寻宝技能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南烨这寻宝技能与寻星、寻魂技能类似,只要使用,不用触摸到宝物到了自己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