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勃兰登堡(柏林)第2/2段
希特勒继承了俾斯麦的衣钵,有过之而无不及。似如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俾斯麦赢了,但希特勒输了。
1945年4月16日,朱可夫发起柏林战役,250万苏联红军围攻100万德军。苏军以近8万人阵亡,25万多人受伤的代价,攻克柏林。4月30日,苏德两军在国会大厦里逐间争夺,最终苏军战士将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的楼顶。国会大厦失守1个多小时后,希
特勒自杀。
此后,德国最高统帅部在发布的最后一份通告中说:“德国海、陆、空三军所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已使我们的敌人都不得不感到敬佩。每一个士兵可以以此自豪而无愧地放下武器,在我们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为我们人民的万代幸福,勇敢而自信地去从事工作。柏林上空的硝烟散尽,是从来没有过的宁静。和平万岁!”
残余的德军陆续从明碉暗堡中走出来,接受了德国战败这一事实。
战后的柏林满目疮痍。二战中柏林有5万平民死于轰炸,约60万套住房被炸毁,占总数的一半。建筑被毁,衣食无着,公用设施无法运转,地铁设备全部被苏军拆卸运走。“柏林死了!”
但柏林人民凭借着创业精神,在一片废墟上又重新建起了一个新的柏林。
现在,每天参观国会大厦的人群络绎不绝,在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在国会大厦新修的玻璃穹顶内的圆形展示墙上,可以看到国会大厦昔日的荣耀和残迹,希特勒参加议会会议时站立着的照片也被印在上面,提醒和昭示着参观的人们。
如今,属於原“东柏林”的菩提树下大街(erdelde)是柏林最有名的大街,全长约1600米,沿街附近系柏林的历史精华所在。街边的菩提树则枝叶扶疏。
考究“lde()”一词,在北大同济和上外合编的《德汉词典》中解为“椴树”,应是有所本。“菩提树”一词,很可能为首译者误译,后人一直沿用。菩提树原产於印度,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即如来佛)就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
勃兰登堡门堪称柏林兴衰的见证者:
1806年,拿破仑率部攻占柏林,拿破仑还劲头十足地在城门下接受了“柏林城钥匙”;
1815年,柏林军民在此庆祝滑铁卢大捷;1871年,他们再度在此庆贺德国的统一;
1933年,希特勒在此检阅部队;
1945年,苏军穿门而过;
1961年,柏林墙在门前不远处筑起,勃兰登堡门位居东柏林一侧,柏林的地铁也一分为二;
1989年,柏林市民又在此为柏林墙的倒塌而欢呼。
拿破仑率领法军进入柏林后,曾下令拆下了城门上的女神像及四马战车,并带回巴黎。1814年,普鲁士在解放战争中获胜,从巴黎又取回了女神像及四马战车,重新安放到城门上,并雕刻了一枚象征普鲁士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铁十字架,镶嵌在女神的月桂花环中。在二战中,女神像及四马战车均被炸毁,后来文物专家们根据拓下的石膏模型和档案照片重新铸造了一套四马战车及女神雕像,只是在重新安装时
去掉了女神权杖中的铁十字架和普鲁士鹰鹫。
据称柏林墙倒塌之时,许多柏林人流泪欢呼。在“东”“西”德重归一统之日,勃兰登堡门下奏响了贝多芬的《欢乐颂》。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