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孤岛文明 第35章 九六三会议2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然也有给予支持发言道:“想当年,华国想要造原子弹,全世界都觉得不可能,简直就是异想天开。那个时候的华国有技术么?有钱么?有国力支撑么?我们是勒紧裤腰带造出来的原子弹!多少人饭都吃不上,饿死都正常!而且,有多少人懂原子弹,懂原子弹对华国的意义?!结果怎样呢?没有原子弹,估计华国现在连国家主权都不可能完整。如果前沿科技我们在不研究,那么三十年后,物理、数学、几何、化学将全面落后于西方,造成后三百年的没落,华国跌倒了一次再也不能跌倒二次了!”

  杨贻桐在讲台上看着大家,没想到大家对此事的反应是那么的激烈,完全超乎了他预期的想象:“大型对撞机不仅仅是物理学基础研究迫切的需要,也是华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机遇。一旦抢险建造对撞机,华国的高能物理研究将处于世界之巅,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建立大型对撞机还可以帮助华国在精密机械、微波、真空、自动控制、数据获取与处理,计算机与网络通讯等技术方面领先国际,可以培养上千名顶尖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引进上千名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形成一个国际化的科学中心。”

  此时南博明教授走向讲台发言:“建设大型对撞机,寻找上帝粒子,绝不是实验的终止,而是新的开端。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应用科学,也就没有服务于我们生活的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同等重要,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上,要合理布局、战略考量,但基础研究必须走在前面,必须有所储备,才能引领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崛起!比如说袁隆平,利用对遗传学基础理论及其杂交优势理论的理解,发明了杂交水稻,为华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还有潘建伟,利用量子力学量子纠缠理论,在量子加密通信研究方面取得了领先世界的功绩。

  天眼工程建设之初也遇到了类似难题,有人支持也有人否定。

  从宇宙星辰,到基本粒子,人类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越来越离不开‘高大上’的科研仪器。天文学界通常认为,人类能看见的发光物质只不到1%的宇宙体量。科学家们常常通过射电望远镜来提升观测宇宙的能力,对全球科学界来说,天眼将为探索宇宙提供了最需要的研究工具。面对浩瀚的宇宙、未知的世界以及科技的潜能,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天眼’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角!”

  会议大厅,各界专家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最后总结一下内容:

  华国探月工程长期规划;

  华国火星漫游计划;

  华国暗物质探索工程及南方中微子实验;

  华国大型环形高能粒子对撞机规划;

  最后唯独,国家地外文明“火种计划”及终极猜想,令大家不知所云,也无从探讨。

  看到大家的疑云,中央一号元首在主席台上作重要指出:“文明火种计划已被列入国家宪法,任何人任何国家力量团体,只要感知到火种领受者的请求,都必须无条件实施与执行!”

  接下来,这个长达两天的秘密会议,在人们困惑不解、议论纷纷中而结束。

  这个世界似乎又恢复了平静。然而,另一场更为神秘的会议,在基地地下深处悄悄地进行着……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