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新房第2/2段
一走进作坊,吴四三连忙迎接。
白鹏飞问道:“铸模试验怎么样?”
吴四三回答道:“一直在做,就是纸质不行,总是会变形。”
他说着带白鹏飞走进作坊后院,。
在作坊最深处,有一个单独隔开的小院子,院中几个壮汉正在拉着风箱,灶台上放着一个坩埚,在灶火猛攻之下,锅里的金属正在渐渐融化。
白鹏飞一见几人的装扮,立马生气道:“说了多少次,你们必须把口鼻掩起来,你们的口罩呢?”
带班的炉头名叫杨铁老,连忙上前,点头哈腰道:“东家你来啦。那口罩,炉上太热,歇时摘下来喘口气,便忘了带了。”
他说着连忙失意工人拿起丢在一边的口罩,白鹏飞和吴四三也带上口罩。
杨铁老是个老锡匠,一辈子和锡铅打交道,也是白鹏飞挖来,和他签了卖身契的。
白鹏飞见几个工人无所谓的模样,不禁有些头疼。他知道坩埚里熬着的是铸造活字所用的铅合金,这东西不会通过完好的皮肤吸收,但很容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时间一长,必定会让人慢性铅中毒。
在后世,溶铅厂都是尽量自动化,少用人工,即使要上工人也必须做好防护。
白鹏飞没有这个条件,他只能做了一批口罩,虽然棉纱口罩过滤能力有限,但起码能挡住一些大颗粒的铅灰和粉尘,多少减少一点劳动伤害。
但在这群浇铸工看来,似乎对口罩使用并不上心。他们倒不是不明白铅中毒的伤害,做这一行的人都知道铅汞有大毒,能把人咬死,他们似乎只是不在意而已。
毕竟铅中毒也是一个慢性积累的过程,而在这年头,能吃饱喝足活到四五十岁,也算寿终正寝了。
白鹏飞却不这么认为,他已经决定等技术开发完成,以后就多招几名铸模工,毕竟轻度的铅中毒可以依靠人体自我排出,如果能定期轮换工人,就能大大降低铅毒的危害。
安全教育还是要抓紧啊。
白鹏飞如此想着,带着口罩和吴四三杨老铁一起来到铸模车间的小库房,库房里放着几张浇铸好的铅板,白鹏飞细细查看,发现每张铅板之上都有许多气孔与缝隙,完全达不到印刷铅板的标准。
白鹏飞摇摇头道:“防火纸的配方还是要改。”
他现在在研发的是前世的纸模铅板印刷术。
虽然前世许多网络小说把活字印刷说的神乎其神,好像穿越之后通过活字印刷就能把印刷成本高昂的问题解决了一样,但白鹏飞看了印刷技术史后却知道,在前世的中国,活字印刷并没有成为大规模印刷的主流技术。
因为汉字常用字数太多了,铸造一套活字的成本比拼音文字高了不少,字模一旦磨损,修起来也很麻烦,所以活字印刷除了节省排版时间外,成本并不会比刻板降太多。
前世的中国真正普及起来的是铅板印刷技术。
此时一个书坊的工人正将在排好的活字板上覆盖一层湿的防火纸,轻轻捶打,让字模拓印到纸上,层层覆盖到一定厚度然后晾干即成纸型。
之后将制作印版的的铅合金融合浇入纸膜,冷却制成印刷铅板,再用铅板去印书。
一套活字可以制作许多套纸型,一套纸型又可以反复制作铅板,同时铅板也能在磨损之后融化再利用,大大节省了活字损耗,节约成本。
而且这种技术还可以用纸型做出铅板,再用铅板翻制纸型,快速扩大印刷模板数量。
前世抗战时一些学者转战大后方都能背着一箱自己作品的纸模,到后方直接翻铸成铅板就能刊印书籍。比之活字印刷又是划时代的进步。
当白鹏飞说出自己铸板印刷的技术构想时,吴四三自然十分震惊,用蜡板印书已经超出他的经验了,翻铸铅板的方法他更是用了半天才理解过来。
现在白鹏飞已经在书坊后专门开辟一块区域,高薪招来了一批浇铸工和抄纸工,专攻防火纸和浇铸铅板技术。为了防止泄密,这些工人全部和他签了十年的卖身契,白鹏飞给的待遇也是十分优厚。
技术问题很多,一时半会儿怕是无法全部解决。
白鹏飞思索一番,写下几个可能用于防火纸的原料,让吴四三加入纸浆试试,吴四三答应马上着手研制,白鹏飞又看了一番工厂情况,这才离开。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