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快到新年办年货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柳氏用筷子夹起一个鱼肉丸子,尝了一口后夸道:“煞是好吃,里面香外面焦脆,吃的真爽口。”

  黄丽娘夹了一个细粉丸子,也夸道:“真不错,难为你们是怎生想出来的?这以前都没有这样吃过呢。”

  美娘看了邹晨一眼,抿嘴笑道:“三婶,我们瞎琢磨出来的。”

  邹晨跑到母亲身边,拉着母亲的胳膊,撒娇道:“娘娘,咱做一口吃火锅的大锅呗!我想吃火锅了。”

  “啥是火锅?”黄丽娘奇道。

  邹晨于是把火锅的形状还有里面都放些什么材料都说了一遍,“娘娘,这大冬天的,最适合吃这个火锅了,一家人围在一起,想吃甚么自己就去烫,还省钱还暖和。……”

  黄丽娘想了想,拍了邹晨一下嗔道:“你这个丫头就是爱想一些新鲜词儿,这明明是涮锅,还有另一个好听的名叫‘拨霞供’。你可知做一个锅子需得多少钱?”

  “娘娘,一口锅要得几个钱?”邹晨想起前世在超市买的鸳鸯火锅,贵的二三百,便宜的只一百左右就买了。然而,她忘记了,这是宋代,现在还没有铝合金不锈钢呢。

  黄丽娘笑骂道:“小冤家,几个钱?这个锅子须得铜来做,下面可放置烧炭,中部做成平底锅子,锅子里面有一个风炉。只是随便算算,这下来就约莫得两三贯钱,还几个钱?”

  “啊?……”邹晨睁大眼睛,“不可能吧,不就是一口铜锅,再不济用铁也行啊。怎么就用得了几贯钱?”

  “不行,不行!”黄丽娘直摇头,“为了吃一顿饭,花半年的开销去做锅子,这可不成!”

  邹晨听了这话嘟了嘟嘴,叹了口气,我的四川火锅啊!

  等到晚上邹正达和邹正业从鹿舍里忙完回来吃饭的时候,黄丽娘还把这个拨霞供的事当做笑话讲给邹正业听,气得邹晨的嘴撅得能挂起一个酱油瓶。

  一家人忙忙碌碌的便到了腊月十五,这一天新宅两房套好了牛车准备去宛丘办年货。

  腊月的天气,一天冷似一天,自从腊八前下的那场雪开始,这一场接一场雪的就开始飘飘扬扬的下了起来。

  道路两旁的树枝上结满了厚厚的冰棱,官道上是一层又一层的厚冰,被过往的车轮给辗压成一条条车道。为了防滑,车轮上特意地绑上了一层厚厚的稻草。

  邹正业心疼弟弟的身体,不肯让他赶车,自己一个人坐在最前面,让他和孩子们都坐在自己身后。六郎和四郎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到了宛丘要给自己和几个哥添些什么,邹晨在认真的听他们讲,不时插嘴补充几句。美娘听着母亲和三婶在议论谁家的小娘子绣活好,这次要去哪个铺子再买点布头好让美娘学着绣点东西。二郎和五郎则是默默地背诵《论语》,听兄弟们说到兴起之时偶尔会停下来插上几句嘴。

  两家人正说的兴起,突然听到前面传来几声尖叫,抬起头一看,原来是前面那辆同村牛车不小心走岔了道,车轮打了滑,把整车的人全给掀翻到了地上。邹正达连忙下了牛车,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去帮着赶牛车的人把牛车重新推回了原来的道。

  前面驾车的人一边道谢一边自己也大笑不已,几个被掀翻在地的人,有的好不容易爬起来了,结果脚下踩滑了,又给摔个狗啃泥。有的明明站得好好得,但是身边的人摔跤把自己也给带的一咕噜,旁边车上的人看得都是哈哈大笑。
  “不行,不行!”黄丽娘直摇头,“为了吃一顿饭,花半年的开销去做锅子,这可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