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水力时代第1/3段
最新网址:www.wx.l</p>一秒记住【www.wx.l】,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广西当地的房屋多是土、木、竹混合结构,若是高级一些的建筑,则是砖木混合。无论哪一种档次,木材都占据着近半的工程量。当时惯用的建筑方法是把木头和竹子运输到工地上,在现场削皮、锯木、凿笋子等加工处置。但是藏宝港的这些房子都是统一的规格,统一的样式。因此可以在工场中批量生产“预制组件”,最后运输到现场组装。
普通军民的“排屋”结构非常简单,木为梁、竹为墙,夹层之间夯土的结构。当时百姓对房舍的需求不高,只要四壁不漏风、房顶不漏雨、地面夯实不钻老鼠就成。工场里的“预制组件”的房舍完全能满足他们。
甚至金士麒等三位千户的府宅,还有英武祠、各官衙处所的公共建筑,还有其余军将官员的100多间官宅,虽然看上去琳琅满目变化多端,其实也不过是各种规模的单体建筑的组合。营造所提供了从小到大30个规格和档次的房舍,凑成一张丰盛的菜单,由各位老爷们自行选择和组合。所有的木材组建也都在工场中统一加工。
譬如金士麒府上的正堂,在“菜单”上就是“甲等二级”,与“甲等一级”的英武祠中军堂采用同等档次的建材和装饰,但长宽各小了几尺。而他的内书房,则是“甲等四级”,尺寸上又小了许多。
他给莫儿修造的房舍(也是他99%的夜晚里下榻之处),便是“乙等三级”,比内书房大一些,但使用的梁柱屋檐装饰则都低调了许多。几道院墙之外,姚孟阳给他祖母的房舍是“乙等二级”,材料档次跟莫儿的一致,只是宽大了许多。
建筑的标准化、等级化,这不仅是为了省钱,也是朝廷的指示精神,大家都要遵守。
对于藏宝港势力来说,他们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这个“建设新城”的大项目,把山民们训练为初级的产业工人。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近千名被筛选出来的“实习工”都接受了“上岗培训”。内容很简单:识别“上、下、前、后、一、二、三……”等几十个基本汉字,还有看图纸、使用尺规、学习各种木工工具……另外就是有事儿找队长,不许私下斗殴之类的纪律教化。
简单的培训之后,工人们便上岗了。
对于这些山民出身的工人来说,木材加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切入点。这活计上手简单,每天只生产一种规格的材料,有大量的重复劳动以提高操作水平。但又要求他们按图纸制作,又有严格的精准度要求,因此非常锻炼人。
通过这半年的工厂式生产,这帮木工(苏长顺反对这个称呼,称他们只是一些力工、杂工),将逐渐变成熟练工人。
藏宝港建成之后,金士麒是不会放他们走的――这个秘密暂不能跟那些山大王们透露。到时候藏宝港将诞生一批工场和作坊,这些工人们将很容易转化到其他岗位上去。因为在工厂化的生产中,所有的任务都被分解为工序、图纸、原料、规范、进程……最终变成产品。这些工人们今天在造木屋,明天就可以造军船。他们今天在搓麻绳,明天就去造鸟铳――只是图纸和难度不同罢了。
这就是南丹卫的工业潜力!
这没什么不可能的!金士麒曾经熟知一个故事:了不起的“拉沃什金”,那是二战时期苏联最大的飞机设计团队,并生产了数以万计的飞机。它在战前也不过是一家家具厂,因为椅子造型好看、沙发解释耐用,就被工业管理机构接管了。安插了几个设计师和政委,把正在生产的鞋柜什么的从生产线上推开,就开始造飞机。
可惜这个故事不能讲给那些兄弟们听。
这些工人的另外一个价值也很吸引人。当战争来临时,他们很容易被训练成军人。山民经过长期的产业化生产之后,将更习惯于听从命令,保持秩序,还之后,金士麒是不会放他们走的――这个秘密暂不能跟那些山大王们透露。到时候藏宝港将诞生一批工场和作坊,这些工人们将很容易转化到其他岗位上去。因为在工厂化的生产中,所有的任务都被分解为工序、图纸、原料、规范、进程……最终变成产品。这些工人们今天在造木屋,明天就可以造军船。他们今天在搓麻绳,明天就去造鸟铳――只是图纸和难度不同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