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战争牵挂第3/3段
达妮用指尖扯着金士麒颌下的胡子,“那以后别家姑娘,丢你花球呢?”
“那我们就一起揍她!”
“好。”达妮仔仔细细地凝望着他,用小小的声音说:“好吧,你亲我吧。”
……
十二月十五日,金士麒由雷鸣堡顺流而下,小半日就回到了藏宝港。
就在前一日,黄宽从广州那边送来了好消息:丁老西答应派遣船队支援浔州战事。
金士麒对总督大人的许诺终于实现了,金士麒在浔州插足了,贵县的守军有希望了。除了金士麒已经获得的那20条船,丁老西又许诺了50条,将分作3个批次派出。黄宽就一直在广州筹办此事,预计第一批船将于二十日前后抵达浔州。
根据早已制定的计划,水营千总姚孟阳立即前往浔州。他将接手那50条船,并独挡一面。
藏宝港这里的20条大船被留下来了,用于对猛坎一战。
现在“诛灭猛坎”已经被正式地纳入了“胡扶龙之战”的任务体系中,正式的军令已经传至广西各地――何玉九参将被任命为此战的主将;柳州、庆远两地的卫所军正在集结;附近州县的粮草辎重也正在向藏宝港聚集。
黄宽在秘信中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再过1个多月,两广总督商周祚会来柳州坐镇,亲自指挥对猛坎一战。
“老商不是要离职了吗?怎么还在广西跑来跑去……”金士麒想不通。
虽然上有参将,上上面还有总兵,上上上面还有总督大人,但这场战争计划却是由金士麒和查应才两个小都司所制定。
那作战计划送到南京兵部之后,只改了几个语气副词,然后就被敲上大印发送两广军政机构。
迁江山民虽有10个大寨,但其中7个都与大明官家处于联盟、友善或者虚假和平状态,造反的只是猛坎的“红蹄”,以及“铜头”、“刺须”这3个寨子。金士麒兄弟的计划是:先牵制猛坎,集中兵力击败另外两个稍弱的寨子,之后再与顽敌猛坎决战。
金士麒对这计划颇有信心。
因为,虽然这战争还没开始,但铜头、刺须两寨早已遭了金士麒的黑手。
“铜头寨”,人多煤多银多,是个富寨子,金士麒从其最底层下手。如今那边的奴隶叛乱正闹得欢,铜头寨大半的兵力都被牵制在荒山野岭之中。等到官军一到就能长驱直入攻破其主城。金士麒为此付出了3000两白银军资和1名水兵的生命。
“刺须寨”,山高地远路艰难,金士麒从其内部下手。他找到了一个据说是百年前某位刺须土司的庶出、遗腹、驱除家门的子孙。那位幸运儿是个老头,他本已看破红尘、剃发隐居,但还是被金士麒从山沟里拖出来任命为“流亡土司”。并帮他窜联寨中各大家族和甲兵首领,向他们许诺了各种丰厚条件。待官军一到,他们就会爆发内乱。金士麒为此付出了2000两白银,还给那秃头土司打造了一把黄金匕首作为传承凭证。
总而言之,铜头和刺须两寨已经被攻克了一半。
但最难搞的还是猛坎,那妖魔、厚皮怪、变态熊、死胖子!
如今猛坎已倾巢而出,带着700名骑马甲兵,还有千余名苦难的赤脚兵,正聚集在铜头寨的对岸。根据军情司的评估,他们至少要1个月才能攒够粮草发动大规模进行。
大明官军这边兵力更盛,有南丹卫、柳州卫、庆远卫体系的4个陆营和1个水营。但真正能拼命打仗的,只有查应才的“迁江陆营”。
迁江陆营下属有1个“骑兵大队”和4个“步兵大队”。他们只留了1个步兵大队在藏宝港守老家,其余全都投入战场。再加上随营的辎运、工程、工匠和将领私兵,总兵力近3000人。其任务是:先击碎铜头,再砍猛坎的红蹄子。
金士麒的柳州水营目前兵力近2000人,要承担藏宝港和雷鸣堡两处的建设和防御,还要为陆营运粮运兵,还要派一部分去浔州,战线被拉得很长。而他们最核心的任务是:在战争爆发后阻断红水河,拦截南岸的红蹄寨主力,保证陆营兄弟们能安安稳稳地攻入铜头寨。
这一年来,金士麒兄弟们打的都是遭遇战、防御战、逃难战、死里求生战、不得不战。这一次,他终于可以打一次蓄谋已久的进攻战。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