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柏举之战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次,我们要谈的战役就是柏举之战。

  主要参战方就是吴国与楚国。

  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流域下游的的一个国家,吴国国君寿梦继位以后开始崛起。

  晋国想和楚国争夺霸权,采取了联合吴国制楚之计策,派楚国的亡臣屈巫带一队战车去吴国,教吴国人怎么乘车、御射、列阵。

  吴国的将士由此学会车战。吴国与晋国交好以后,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力也逐渐强大了起来。寿梦就给自己称号为吴王。

  紧接着吴国开始与楚国争夺江淮地区的霸权。

  话说(周简王二年),吴军新编水陆大军齐出,一举攻下楚国淮河重镇州来。

  此后近60年间,吴国和楚国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在这十次战争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

  话说(周敬王五年),吴国公子光夺得了吴国王位,自称吴王阖闾。他继位后,大胆任用楚国亡臣伍子胥、伯嚭为谋士、封齐人孙武为将军,教授兵法,操练吴国军队,使吴国出现国富兵强的势头。

  而另一边的楚国是南方大国,春秋以来吞并的诸侯国最多,但自(周敬王四年)楚昭王即位后,不仅内政腐朽,而且又与周边国家如唐、蔡等国不和。

  但是最后由吴国的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境内,击败了楚国的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役。

  而这一次吴楚的对战中,吴国的将士灵活机动,因敌巧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找机会决战、深远而追击的战法取胜。此战也是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

  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大战役。吴国在经过6年的疲楚战略后,一举战胜多年的强敌楚国,给长期称雄的楚国以空前的创伤,从而使吴国声威大振,为吴国进一步争霸中原霸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每一次的战争需求都是特别的大,虽说楚国去秦国求助,但是秦国也只不过送了楚国一个顺水人情,秦楚联军直接灭了吴国的附属国,“唐国”。

  就在此时越国也想插手,想在吴都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去占领吴都,导致吴王被迫退出楚地,引兵东归。楚国虽然复国,但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接下来要谈的就是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攻击魏国以援救赵国。

  就是我们常说的围魏救赵,在这场战役中,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次年赵国向齐国发出求救后。齐王命令田忌、孙膑率大军前去援救。

  孙膑自己认为魏国以精锐军队攻赵,国内必定空虚,遂出兵攻魏国国都大梁。

  果然诱使魏国将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又在桂陵设伏袭击,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最后还是齐国夺得了胜利。

  话说魏国的失败,就是齐国战略方针的正确和孙膑作战指挥的高明时。在战略上,抓住了有利时机:在作战指挥方面,能够正确分析敌强我弱的局面,选择适宜的作战方法,进攻敌人的要害又是空虚的大梁,然后以逸待劳,乘机打了一个漂亮的袭击战。另外田忌虚心听取意见。从善如流,也是战胜的前提。至于魏军最后的失败,也在于战略上未能掌握动向。

  参战方主要为齐国、赵国、魏国。参战方兵力齐军八万、魏军也是八万。

  主要指挥官是田忌,孙膑,庞涓。

  最后的结果就是齐军胜利。史称桂陵之战。

  这一次的畅谈已经完成,请看下次讲解!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