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昆阳之战第4/4段
不久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同时,绿林军内部将领之间的矛盾激化。
刘玄在农民将领李轶、朱鲔等人的支持下,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刘縯及其部将刘稷处死。
刘秀表面无所举动,暗中却窥测时机,积蓄力量,为日后缔造东汉王朝开辟道路。
胜败的原因如下边的讲解。
昆阳之战为什么新朝会战败?决定新莽政权和汉命运的昆阳战略大决战,以汉军的大获全胜,新莽军队的惨败而告终。
新莽军队以42万之众,何以败在汉军1万多人的手下,而且莽军又几乎全军覆没,这其中的教训是很发人深省的。
战略决战的双方往往都是倾其全力以赴,即所谓毕其功于一役,因而通常是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地区进行较量。
但是,这次决战却选在了昆阳这个不大的小城,尽管它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但就战略全局来看,既非瞰制一方的重要中心城市,也非屏障京师的险关要隘,而仅仅是处于京师长安、战略重镇洛阳、宛城这个三角轴心边沿的一个不大的城邑。
占据了昆阳,一不会对京师形成威胁,二难以抵抗洛阳、宛城的南北夹击,莽军如果保住宛城,则汉军即使占领了昆阳,也很难长久保持。
因而,在这样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地区,面对不足万人的对手,投入42 万大军进行决战,不能不认为是毫无意义的盲目行动。
刘秀战略决战维系国家之命运,统治之存亡,战场统帅对决战的结局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新莽王朝选定统率42万大军的核心将领不是选贤任能,而是择官高而定,以唯亲是用。
莽军统帅王邑、王寻可谓自西汉以来战争史上少见的庸碌骄狂之徒。
昆阳战前,纳言将军严尤建议不攻昆阳,直下宛城,一旦解围,昆阳则会不攻自下。
这本是对莽军战略全局极为有利的良策,但却被王邑一口回绝,当昆阳小城久攻不下,又拒绝了严尤“围师必阙”的重要建议。
结果40多万大军顿兵坚城之下,坐视宛城失守,战略上丧失了可贵的时机,使本来主动进击的绝对优势之军,完全化为无用之物。
假如王邑能采纳严尤提出的各项建议中的任何一项建议,或置昆阳城于不顾,或围三缺一,或接受昆阳汉军的投降,那么昆阳、宛城之战的结局则可能会是另一种局面。
当然,这不是说已濒临末日的新莽政权会因此而起死回生,但是汉军若不是如此迅速地全歼莽军主力,无疑将会延长消灭王莽政权的时间。
莽军统帅王邑依仗自己40多万大军的强大优势,根本不把汉军放在眼里。
当他指挥大军到达昆阳城下时,不做任何具体的作战部署,即下令攻城,并且盲目狂妄地说:“屠昆阳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在刘秀、李轶等调来援军时,本来充其量不过几千人,这正是莽军利用自己的优势消灭敌人的良机,但王邑等却出于素来轻视刘秀的傲慢轻敌情绪,只出动万人迎战刘秀的3000敢死队,而置自己的千军万马于无用武之地。
结果被刘秀军一举冲垮了莽军的指挥中枢,遭至全军溃败。
莽军的失败,还在于其对事关生死存亡的重大战略行动,既无战略全局的作战设想,又无具体的作战策划,任战争情况的自然发展,凭人多势众,把想当然的马到功成的主观愿望当成胜利的事实王邑大军完全按照汉军的意志被动盲目地行动,这就使全军将士难以明了为何而来,为达到何种目的而战,当然也就无从发挥积极主动的作战精神。
这与汉军明确的战略目地和周密的作战策划,以及为达到目的主动顽强的战斗精神相比,实有天壤之别。
昆阳决战生动地证明,只有优势之军,而无具体的作战策划,单靠盲目行动,兵力再多也不过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没有不被击败之理。
我们谈谈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关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
在这里面,如新汉昆阳之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