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洛阳街头洒水车第1/3段
“这是你的上书?”面容清瘦的吕强掂着手上沉沉的皂囊,无法掩饰眼神中的疑惑。
“正是。”刘修躬身一拜,很恭敬的说道请大人斧正。”
吕强迟疑了一下,确实不敢大意,刘修在金商门外等了半天,非要亲手把上书交到他的手里,他没想到居然是这么厚实的一本书札,生怕有不妥,的确是想看一下,只是又担心刘修不同意,所以才有此问。
“天子事务繁忙,你应该言简意赅……”吕强话说了一半,看着手里的物事愣住了。这是一本大约有两寸厚的纸叠起来的,与往常见的奏疏完全不同,深青色的封面,上面有一张长方形的白绵纸,用端正的隶书写着“宁城战记”四个字。他随手翻了一下,内容很丰富,有图有字,估摸着至少有五千字。他咂了咂嘴,苦笑了一声,才继续说下去年轻人,恐怕天子没有看这么多的内容。”
刘修微微一笑大人,如果天子很忙,那他看一页即可,如果天子有空,他也许会把全部内容看完。”
吕强欲言又止,既然刘修这么有把握,他也不好强劝。他想了想,试探的问道按照惯例,除了密封上书,我们都要过目的。”
“正当请大人指正。”刘修连忙说道修只有一个请求,一定让此奏疏到达天子手中。”
“这个你放心,我一定办到。”吕强点点头,没有多说,让人把刘修送出了门,拿起笔,正准备处理其他的公文,可是一想到案上的那只皂囊,又有些好奇。这个年轻人有把握让天子看这么多的内容?难道他不天子看几百字的奏章都没耐心,大部分奏章都侍从看了之后转述给他的吗?
也许这就是他专门送到我手上的原因?
吕强越想越好奇,放下手中的事,重新拆开皂囊,取出那形状奇怪的书札,欣赏了片刻封面上的书法,翻开第一页,淡黄色的纸上写着几个字谨将此文献给在宁城之战中牺牲的大汉子民。”
吕强摇了摇头,不屑一顾,大汉子民?谁会把他们真当回事。他接着翻到下一页,是一个简要的列出书札内容的条目,上面写着内容,下面是一连串的点,下面是数字。吕强想了想,估计到了这数字可能是指页码,便选择了写有“缘起”一列,翻开了书页,果然在标着“五”的页面上看到了内容。
吕强随意看了几行字,一看就被吸引住了。这篇文章是介绍宁城之战的起因的,文字典雅,用词质朴,又叙述得曲折动人,中间还夹了两幅画,一个是长相秀美,面目异于汉人的一个胡女,手提长剑,英姿飒爽,旁边提着“胡女风雪”四个字,另一个是相貌英武的胡人年轻男子,写着“鲜卑王子槐纵”六个字。
吕强真看越好奇,不知不觉的把整本书都看完了,直到一个小黄门来叫,他才回过神来。
“吕大人,看呢这么入神?”小黄门笑眯眯的问道。
吕强不好意思的笑笑,正色问道有事?”
“陛下宣你觐见,问这两天有大事没有。”
“哦,我就来。”吕强连忙起身收拾好皂囊,连带着其他几份公文一起捧好,匆匆向北宫走去,看着手上的皂囊,他微微一笑,心道这也许是大汉立国以来最有趣的一封奏疏,一定能博得天子一笑。
刘修出了宫,没有立即出城,进洛阳城一趟不容易,每次都要办门传,进宫更麻烦,事情既然已经办完了,不趁着机会好好看看洛阳城,那真是对不起。至于奏疏的事情,他根本不担心,只要吕强能把这本《宁城战记》送到天子手中,他有信心事情就成了一半。
原因很简单,他这本书专门就是针对天子写的。他虽然对汉代的历史不熟悉,但是他对汉灵帝这个人并非一无所知,因为汉灵帝在历史上名声虽然不好,但在艺术史上却大大有名,他和另外几个有名的皇帝一样,虽然是昏君,却是艺术修养甚高的昏君。
中国历史上有些皇帝很奇怪,正业做得很烂,不是把国家玩烂了,就是把国家玩倒了,但是副业却玩得非常有水准,比如宋徽宗赵佶,一笔瘦金体开宗立派,很多人想学都学不来,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南唐被灭了,但是他的词却千古流芳,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人皆知,比如那个喜欢做木匠的朱由校,有人说他如果专业做木匠,他可能和鲁班齐名。
而汉灵帝刘宏在艺术史上能留名,就是因为他曾经创建了中国第一所艺术大学:鸿都门学,他本人也是个多才多艺的皇帝,只是因为名声太臭,所以除了艺术史,其他的历史提到他时都没好话,用得最多的形容词就是荒淫无道,简直和纣王齐名。
刘修有资格,一个有艺术修养的皇帝至少能把这本书看完,别的不说,卢敏的文章,他的字和画,综合水平在这个世上是数一数二的,而这种装帧格式更是刘宏闻所未闻,他没道理会无动于衷。
所以当吕强答应一定亲手把书送到天子手上时,他就放了心,至于事情能不能办成,他不敢打包票,毕竟天心难测,刘宏又是一个有名的昏君,不按常理出牌的,他会不会把原因很简单,他这本书专门就是针对天子写的。他虽然对汉代的历史不熟悉,但是他对汉灵帝这个人并非一无所知,因为汉灵帝在历史上名声虽然不好,但在艺术史上却大大有名,他和另外几个有名的皇帝一样,虽然是昏君,却是艺术修养甚高的昏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