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表演第4/4段
“此物取名为拖拉机。现在只设计出翻地的工具。朕观近日所观东汉崔寔所著之政论有载,相传汉时赵过所制曲辕犁名曰耧车,一头牛就足以耕作,且日种一顷。可惜时过境迁已然遗失,朕已命学院开始研制此类联合播种设备。当然靠机器种下去自然也要靠机器收割,联合收割机的研制计划也已经开始准备了,只是要等实物体出来还需时日呀。”李明脸色平静。
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智慧,但多少智慧的光辉却湮灭在异族的铁蹄之下。从周朝的犬戎,到匈奴再到突厥。直到蒙古、女真,每一次中华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都会遇到强盗来袭,他们用铁蹄和马刀肆意的蹂躏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民族。每一次异族的到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伤痛。我们善于从废墟上建立华厦,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悲哀,因为善于创造的民族却不善于战斗。耧车没了,传说中的五彩琉璃也没了。最近的一次就是康熙借着修典集的机会,毁掉了多少文献。有着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之称的永乐大典至今已十不存一。
大臣们可能想的没有李明多,他们看到的就是拖拉机开垦土地的效率。在他们看来,若拖拉机能大规模建造。西伯利亚多少地都能开的出来。
武官们也看着拖拉机发愣,不过他们关心的不是那个拖斗,他们都盯着轮子看。这是一辆拥有八个轮子的拖拉机。在高低不平的麦田里来回行驶,什么水沟、麦垄。都无法阻挡拖拉机的前进,一切不平坦的地面全部压在轮子下。看到这一切的武官尤其是陆军将领第一个反应就是装甲车。鄂木斯克之战已经证明装甲车的军事上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很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对地面平坦性的要求。炮击过后坑洼的地面、战壕、深沟和大洞,都能够影响装甲车的机动。装甲车自参战以来,还没有一辆毁于敌人的攻击下,却在行驶中因为侧翻、陷入坑洞而损坏了不少。如果在装甲车上安装上这八轮装置,那装甲车的威力必定能更上层楼呀。
“一个民用版的拖拉机就让你们激动成这样,咱们中华帝国的高级将领这就涵养”李明很不满意武官们的表现,一脸鄙视的让人打开第二个巨箱:“看清楚,这才是军用版的履带式装甲车。”
由于履带的使用,明显越野能力要强于轮式拖拉机,并且前端装有菱形装甲,直接冲进空无一人的凉棚并撞穿了一面临时推起的土墙。作战能力立刻在测试中体现了出来,只是很遗憾的是,它行动缓慢而且很快停了下来。
“没办法,发动机动力不足,而整车重量太重,速度根本提不起来。关键是履带结构还有问题,材料也不过关。高强度的工作就会导致目前的现象,履带脱离。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但动力和材料的问题都解决之后,新式的装甲车在战场上一定是如履坦途、攻无不克。因此朕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坦克。”李明无奈的笑了笑,因为自己的出现比历史提前了近十年就开始研制坦克,但因为技术能力所限只能拿出来做做样子罢了。
“皇上,能不能少量生产一些,用于训练和测试呀。”冯国璋一脸谄媚的献着殷勤:“皇上放心,坦克的生产费用陆军部可以负责。”
“一辆只能跑十来分钟的坦克没有任何意思,西北前线有足够的装甲车用于训练。现在都看过了新式装备的表演,那就去研究新的战略战术思想。”李明严肃的对众将们说道:“步炮协同、步坦协同、步炮坦三体协同的陆军作战思想,还包括各军冲间的空地协同、海空协同、海陆协同等等,未来的战争是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战争,所以必须提早开始准备和研究。记住,宁可让思想去等待装备,也不要让装备去等待思想。”
“喏。”众将皆允。
“这下子老子要卖装甲车,你们总没意见吧。”李明笑问道。
众将闻之皆笑。参谋总长王士珍笑道:“皇上这是有意要误导它国走上歪路呀。皇上你太坏了――”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坦克重新接上履带后开回箱体里,拖拉机翻完地后也装箱运走,此时太阳已经西沉。众人嬉笑着讨论着晚上去哪在吃一顿的时候,外交部侍郎递上由驻日公使发回的紧急电文:一小时前,日本王明治因病不治身亡。
“这该死的日本老头,死的真不是时候。今晚上的饭朕是吃不上了,你们自己找乐子去吧。”。
,阅读请。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