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掉进地震的断裂空间第1/2段
“孔雀,你生病了,没有地震。”哥哥抽出自己的手,指挥来人老孔雀抬到了担架上,还没有抬离地面,老孔雀就又滚到了地面上,只好把担架再次放在地上,几个人去抓在地上翻滚的老孔雀。顾不得形象了,周围的人也帮忙下手,四五个人抬着老孔雀,按在了担架上,任老孔雀再翻滚,就是不放手,也就无法再次翻滚到地上了。
老孔雀无力再喊,被又拉又抬地往医院方向走了没几步,拉着和抬着的人一起晃悠了几个,就全部倒在了地上,老孔雀也被摔在地上。
“地震啦!”
“地震啦!”
“地震拉!”
街道上的人们刚才还以为老孔雀在乱喊,瞬间承担了吹哨的角色,大街上到处是被震倒在地的行人,房间里的人根本来不及出来,有的就地翻滚着,从二楼三楼自己把自己甩向了地面,大地在颤抖,房屋并没有倒塌,只是象风筝一样,在地面上被震得似乎移动了位置。
贺兰城的建筑有一个特点,街道两边的房子,全是古老的小高层楼房,地基下面的深度和地基上面楼房的高度至少是均等的,大多数是地下深度大于地上高度,这是因为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
在战争年代,贺兰城因为地处国道,什么事情都会第一时间遭遇,对安全的防控是实用中的实用,每家都有自己的地下室,有的还是趋于完全封闭型的,从外表就是为了陌生人找不到门路,误会地面以下什么都没有,这是出于对人身安全的考虑,全部身家性命都跟这个地下暗房的设计有关,做得有多隐蔽都不为过,邻居之间也往往在地面以下有相互连接的通道,这是又一道保险,避免自己家地下室被发现时,及时转移到邻居家里。
互相救命用的通道口,也有专门的设置,与周围并无二致,从室内看看往往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空间,除了入口之外,并不能与任何地方相连接,事实上打开机关,简直就是一家人的地下室。另一个原因就是国道穿过的贺兰城,地理位置上寸土寸金,再加上人口密集,一点不比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对空间的需求更少,向上发展是风头强劲,向下发展是财不外露。
因为一直没有摘掉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帽子,来自各界的关心帮助,也是贺兰城的另一个特点,穷,自己的土地产不出粮食,贺兰城里的人们总是要活下来的,也总是要发展的,被帮助也成了一个不能拒绝的事实需求。几个主观加客观的因素,促使贺兰城里的居民,闷声发大财的传统意识,把房子多半建在地下,就成了一道看不见的地下风景,而在地面之上,平时是看不见的富有,此时却受益于这种建筑空间的结构。
街道两边的房子,剧烈地抖动着,看起来东倒西歪,却没有一座房子被震倒,只是把房子里人甩出来不地下室。另一个原因就是国道穿过的贺兰城,地理位置上寸土寸金,再加上人口密集,一点不比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对空间的需求更少,向上发展是风头强劲,向下发展是财不外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