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第2/3段
此后莽应龙东征西战,并多次挑衅当时的大明朝庭,几次想侵入大明内地,不过都没有得逞,1581年,莽应龙去世。
莽应龙位末年,缅甸的国土已经空前辽阔,东到老挝的林城(即万象),西到印的曼尼普尔,南到印洋海岸,北到现缅边境的个掸族土邦,占据了大半个南半岛,将明朝北缅的所有力量都拨除,成就了缅甸历史上强盛的时期。
莽应龙死后,他的儿子莽应里继位,1582年冬,莽应里得到从云南叛逃的汉奸岳凤劝说,鼓动他侵入明朝,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伟业,于是莽应里派遣士卒战象数十万,多路出兵攻打云南。
明朝方才醒悟,开始调集各处将领和兵马与缅军决战。当时的黔国公沐昌祚带兵移驻洱海,云南巡抚刘世曾也率军移驻楚雄,迅速征调汉人和当地土驻军队数万,对缅军进行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1583年,明军大将刘綎、邓子龙等将领又率兵从陇川、孟密出,一直攻打到阿瓦城,缅将猛勺向明军投降,猛勺是莽应里的叔父。原来镇守陇川、孟养、蛮莫等地的缅将,全部溃退,岳凤和他的儿子后来也都被处死。
莽应里对明朝的战争遇到了较大的挫折,紧接着内部也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他的叔父猛勺野心膨胀,试图串通两位王兄卑谬侯、东吁侯动叛乱以夺取莽应里的王位,莽应里得到消息后,轻易粉碎了这一次动乱,猛勺失败后也流亡明朝时死去。
但莽应里并没有接受教训,开始了年年征战的生涯,分别起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第五次北进,均被明军联合各属国击败而告终。
连年征战失败后,东吁王朝已经失去了辉煌,莽应里也没有再对外动战争,只能自保于都城之内,卑谬、阿瓦、清迈等地相继宣布**,1599年,莽应里的卫队也抛弃了这位可怜的国王,莽应里被他的堂弟东吁侯杀害。
莽应里的衰败并没有使东吁王朝终灭亡。莽应龙的幼子良渊王(1600-1605位)挽救了这一颓势,占领以阿瓦为心的“粮仓”地区,保住了上缅甸半壁河山,史称良渊时期。
继其王位的阿那毕隆(1605-1628位)又光复了下缅甸的所有失地,3年收复了被葡人占领的沙廉,把葡萄牙人驱逐出缅甸,从而再次完成了缅甸的统一。
继阿那毕隆之后的缅甸国王为他隆,阿那他隆执政时,摈弃了劳民伤财的对外扩张战争,恢复了向明王朝进贡,并致力于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展,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38年,他还进行一次全国性普查,编制了各地户口、耕地面积、产量和税赋情况的调查统计,作为征税和征调劳役的依据。
他隆的努力,使得东吁王朝重变得国富民强,只是桂王率残明势力与满清军进入缅甸一通乱打后,缅甸一下子被两军打的国家衰弱了。
这次两个半集团军大军南下攻打南亚,光是攻打缅甸就进入了二十万大军,对于是否和谈的问题上,黄子牙有着与张华汉不同的意见。
“缅甸使者平达力是缅甸国王的儿子,也是缅甸的大王子,蛮有诚意的,他们愿意让我们做宗主国。”黄子牙看着张华汉说道。
“黄主席,缅甸做我们的属国已经是没有必要的事情了,我们现是要完全占领那里,让国内的居民和海南岛的士子们移民同化那里,让那里的土著来我们原生活,将那片土地完全归到我们华帝国的领土里,所以,他们完全投降前没有必要多费口舌和时间,如果您要是想和他们接触的话,我也不勉强,但是我的军队只能按照我的战略意图去战斗,这是我们华帝国宏伟蓝图的一部分而已。”张华汉严肃的说道。
为了国家,张华汉可以当一个负债累累的人,但是任何人都不要触摸他的底线,他不要名义上的属国,只要国土,他要实现华民族的国家成为世界上大的领土国家,这一条,任何人也不能阻止,包括黄子牙,甚至不惜翻脸。
看到张华汉态坚决,黄子牙也没有办法,说句实话,说起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指挥不动军队,个集团军司令官虽然有三个名义上是拥护他的,选举投票的时候也投了他的票,但是一旦他与张华汉生命令冲突的时候,所有军队司令包括施琅都不听他的命令,军事上所有司令官都听张华汉的命令,与黄子牙亲近的将领们都是集团军司令以下的,就算你是副司令或军长也受限制而无法听命与他,“好,按你的意思来。”黄子牙说道。
“现说一下日本大名们与一些藩属想求购火器的情况。”外交部部长江云说话了,他继续说道:“鉴于德川家族的火器犀利,这次十七个势力前来想求购一批火器,十七个势力有川内家族、山内忠义、毛利家族、岛津光久、佐竹义隆、田村家族等等各个大名或藩属派人来求买我们的武器,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