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踏雪入长安第1/2段
除夕刚过,天气依旧滴水成冰。北方大地之上,如果不是有要紧的事情,一般人家都不会外出,而是躲在家中取暖。北地将也把这种事情叫做“猫冬”,形容人们像一样的待窝里,以躲避冬日严寒。
长安城外的官道之上,三人、三马前后而行。人、马都是往外哈着白气。
走在三人最前面的,是一个年约弱冠的少年公子。
那少公子的身份、地位一定十分的尊崇,因为他身上穿的绫罗绸,不是一般普通人家可以承担得起的。
而且那少年公子身上,既有读书人的温文尔雅,也有武者的矫健身姿。
少年公子正是李正修。
除夕之前,李正修先是维承了亡父的晋阳侯的侯爵,然后又被长安来人通知,让他前去长安接受官职。
三人中间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穿着干练,乃是一身皮装。他的双手,骨节粗大,满是老茧。一看就是常年习武之人。中年男子的眼角,也流露出刚果断的神色。
这中年男子是晋阳侯府的仆人,曾经跟随上两代阳侯一起上过战场。
中年男子名叫李延年,是李正修的同族。只是已经隔了十几代人,辈份已经不可考证。
因为在家中排行第二,人们又称呼他为“李二”。
走在三人最后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男子布衣装扮,显示他是一个书童。
书童名叫张锦衣。从他的名字看来,他的父母希望他日后能够“锦衣玉食”。书童是李正修奶妈的儿子,也是李正修儿时的玩伴。
前方,长安城的轮廓,终于映入李正修的眼帘。
想到近十天的冬日行路,使得长安在望,李正修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看着高耸的长安城墙,李正修感叹。
“关中,四塞之国也。背山,而八水。东有潼关、黄河,西抵汉中,南达巴蜀,北近河套。”
关中山河四塞,四周高山险阻,多条河流穿越而过。东边是黄河天险,西边是陇山,北靠黄高原,南面是秦岭。关中八百里秦川,天下一等形胜之地。
东出潼关可以撼动河洛,西下散关可以进占巴蜀,北上肖关可以收拢西羌,南临武关可以威慑汉江。如果闭关自守,天下难以入侵关中。
以前,李正修只是在书籍上才了解过关中和长安的地势。直到自己亲自到了长安以后,才知道书上所言非虚。
看着高耸的长安城墙,李正修不由惊叹:“好一个天府之国!好一个繁华长安!”
张锦衣不解:“天府之国不是说的蜀中吗,怎么少主以它来称呼这八百里秦川之地?”
“以天府之国,作为称谓。关中早在在战国便有了这种说法,而蜀地则是等到三国时期才有的。若论先后,关中得到天府之国的称呼,更早于蜀地。”
李正修向着张锦衣解释。
李二一届武夫。哪怕上两代的晋阳候让他多读点数,可是李二也只是粗通文墨,只能识文断字而已。
李二向着李正修和张锦衣一笑。
“依我看来,关中的优势可以简化为一句话。地势险要,可保自足;近可攻略天下,退可固守一方。”
&长安城墙,李正修不由惊叹:“好一个天府之国!好一个繁华长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