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铁口直断第2/3段
“阴阳五行观念来源于非周文化。秦、汉之际阴阳、五行学说已开始成为统摄一切的表述体系。成于大公无私国的《吕氏春秋》将当时广为流行的五行说和阴阳说进一步具体化。在《十二纪》中描述了一年五气运行对应的天象、气象、物象,并以此为据制定出一年十二个月的“政令之所行”的宇宙律令。《月令》又兼用五行和阴阳描述了对季节变易的感受。到了西汉中叶,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已经合流,并逐渐成为公认的系统的表认体系,在阴阳五行学说所表述的这一观念系统中,世界是一幅天人万物交融、互感、互应、互渗的“使人拘而多所畏”的图景。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这个表述体系最终的完成者是《淮南子》和董仲舒,他们虽然分别代表“道”和“儒”两大传统,但同出一个观念系统,使用同一个表述体系(阴阳五行),具有一致的精神品格,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统一体中,二者占据着不同层次和领域,但又互立、互通、互补、互融。中国文化总以大一统为常道。这常道,不是先秦儒、法、诸家追求的两维空间的“天下大一统”,而是阴阳五行表象的四维立体、时空的“古、今、天、地、**一统”。儒、道、墨、名、法在这个统一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阴阳五行为秦汉以后中国人的生活世界立法定制统摄着其他文化因素,形成了今日的“中国文化”。人之为人本于天。天,在本质上是不可言说的,但天通过阴阳五行显示自己,人们通过明阴阳、辨五行可以体察天志、天道。实际上是以阴阳五行来描述对天的体验。”稍顷,仙师接着说道。
仙师是在显示预测的法力。
不过,仙师却不提为秦伟东等预测的事。他就似是来为秦伟东等讲四柱预测学的。
“仙师,您好!”秦伟东道。
“我是仙师的弟子。”
“哦,师傅,您好!预测一人,多少香火钱?”
“一人6000千。取之于众,用之于众!”
“师傅,你看能不能少点?我们不知道规矩,没带那么多钱。”秦伟东道。
“方丈的法旨,我不能更改。没有预约,为你们预测,已是破例了!”
“那先预测我吧!”秦伟东道。
“好的。报上八字!”
“我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出生。”
仙师的弟子闭上了眼睛,十个手指此起彼伏。
“施主是个公家人,大贵之命。在本月有一次调动。”
秦伟东等俱是惊讶。
仙师的弟子果然不凡。
“可是你本月的古、今、天、地、**一统”。儒、道、墨、名、法在这个统一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阴阳五行为秦汉以后中国人的生活世界立法定制统摄着其他文化因素,形成了今日的“中国文化”。人之为人本于天。天,在本质上是不可言说的,但天通过阴阳五行显示自己,人们通过明阴阳、辨五行可以体察天志、天道。实际上是以阴阳五行来描述对天的体验。”稍顷,仙师接着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