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学第2/2段
所以小伙伴们虽然没有感同身受,实在对乐正这种大人物也都没什么认识,但是大家也很厚道的不再追问下去。
肖宇想着,管音乐的大官,之前还真没听说过,乐水家祖上的职位相当于文化部长加教育部长的位置了,似乎还在组织部也参了一脚,算是位高权重了。特别是这种位置还能够世袭,算是24K的祖传金饭碗了。还好自己没有穿越到奉天16国时代或者后7国时代,那个投胎技术难度太大,万一穿越到庶民或者奴隶身上,基本上连带子子孙孙都永世不得翻身了,不过乐水家也算是倒霉,其他不管是司马、司空、司徒还是司寇等位置的家学传承,在大夏都还有一席之地,以音乐为主业,在夏国可就真的没有什么出头之日了。
虽说如此,还是口是心非的安慰乐水:“兄弟,想开点,按照你说的,那些学问都只在一家一族私下传承,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发展,甚至很多传承有断掉的危险,对家族和国家都是损失。而且子子孙孙都只从事一个工作,未免也有些单调吧。现在好歹多了很多选择。”
这么想,其实这些所谓的家族传承和私学,在中国一直存在,只是后世的王朝,对于比较重视的类似文史的四书五经,兵法方面的武经七书,还有一些农业、水利、营造方面的收集编撰了一些书籍,但是对于技术方面的学问,文人不会花时间去研究,也就只有在民间艰难传承,很少能发展。甚至后世更加黑暗的兵户、匠户制度,把对国家很重要的技术和武力都世袭化,仍然限制在一小批人手中,恐怕也是后世王朝空有更高超的工业能力,更富庶的经济,可是都无法转化成对于草原民族的胜势。中原王朝的覆灭,或多或少,也都和这些有点关系。
其实乐水所说的这些历史进程,肖宇也不是很清楚孰对孰错,他只是知道,魔族的出现,只怕是打断了这个世界原有的社会发展过程。
后来再遇到魔师赵亮的时候,肖宇拿这个有关私学和公学的问题请教了他。令肖宇困惑的是,按照他不太多的历史知识,好像后世从公学、太学之类的最高学府中似乎也没出过什么名人,而那些青史留名的大人物,似乎大部分都没有上过公学,国子监什么的,反正都自称出身贫寒。其实真正的出身贫寒,哪里有钱买书,一日不劳作,一日不得食,又哪里有时间读书。
赵亮的回答很简单也符合逻辑,公学的每个老师要面对很多的学生,每个学生能得到的培养资源有限,其自身的发展更多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而私学是各家族培养家族领导者的地方,往往是倾举族之力来培养那么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而且这些人从小的道路也已经被铺好,所以看起来,似乎私学出现大人物的机会要高得多。但是,私学(不是私立学校)存在很大的弊端,也许可以做到知识传承,而难以做到学术的发展。原因之一,是私学是和家族礼仪、孝道组合而成的一个封闭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只有能力做到传承,而很难做到发展。家族后代根本就没有对祖宗之学怀疑和修改的权利,所谓祖宗之法不可变,也就没有纠正错误和改正的机会,顶多就是通过加注来做些歪曲的解释,缓慢的修整,这样学问如何能够快速发展?魔经上对此有说法“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智者寡。若皆法其父母,为不智也。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智者亦寡。若皆法其君,此亦不智也。莫若广开其门,使争鸣者众,而择其善者而法之,善矣(注:这段出自墨子,本意是讲法度,但是用于也符合墨家对于学问传承的看法。墨家《非儒》篇,就有对儒家不能创新的批判。)...”,大概说明了这个问题。
另外,私学传承,伴随学问技术的私有化,家族垄断了国家的职位,这些家族又没有压力和动力去改进和发展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长期下来,很容易被敌对的国家摸透这些居于重要位置的官员,熟悉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事方法,来针对行事,在国家间的争斗中,这些因循守旧的国家如何能不落于下风。所以,从上古以来,很多从部族,到家族流传的重要的知识和方法,就这样,随着战乱而失落了。
肖宇暗想,的确如此,从他来的地方,几千年的国学传承,也就集中在那几部四书五经中,若大国家,几乎所有精英,都被圈在故纸堆中寻章摘句,固步自封。国家从领先世界的古老文明,逐渐落后,其原因莫过于此。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