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国家意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蒋方震看了这些建党的计划之后,简直惊呆了。

  民初政党林立局面的出现是辛亥革命带来的政治新气象,也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潮流不断发展的象征。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很不成熟,新兴阶级阶层的力量还很软弱,政党观念的传播还很不充分,传统旧观念的影响还无法消除,加之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使民初政党林立的局面很难维持,很多政党的基础很不巩固,分分合合,旋生旋灭,政党及其活动纷乱、庞杂,跨党严重,党纲内容空洞、含义模糊、彼此雷同。

  而且,民初政党还存在着组织涣散、脱离民众、党纪松弛等特点。当时各政党都不注重组织纪律建设,严重脱离民众,甚至脱离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多数政党没有基层组织,也很少与下层民众发生联系。即使是几个大党,其活动重心也主要在社会上层,集中于达官贵人,名流政客,忙于国会中的联合争斗。从一定程度上讲,民初所谓的政党活动,实际上就是少数党魁的活动。

  事实上政党是一个社会组织,确切地说是一个政治组织,是人们为了合理而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结构,比较严谨的制度化的群体。先进地政党应符合以下条件或具备这么几个特怔:

  第一是党的目标的明确性,合理性,目标是党的灵魂,没有目标。党就不能产行也不能存在,先进地政党,其目标应是明确的合理的。

  第二是党的组织结构的稳定性。组织结构就是党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地结合模式,只有相对稳定组织结构才能存在和发展。

  第三是党的组织制度的健全性。组织制度规定了党的角色,其权力与义务,以及组织运作的程序。制度的健全是使组织步入了有序运行地条件。

  可惜这种些都不是那些政党所具备地,由于民国初年政党政治还处在萌芽阶段。所以在蒋方震的认知范围内,政党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罢了。蒋方震过去显然没想到一个政党竟然需要这么多条条框框。

  因此民国初年星星总总的政党根本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党派不仅仅只是党派,不是战斗的先锋队,未来我们地党,并不是一个像现在的国内政党这样的松散的政客联盟,而将是一个有着党纲,党章,有严密组织系统和活动方式,党员入党退党有一定条件和程序的政党。

  蒋方震看着面前厚厚的稿子一时说不出话来。于是,李默涵干脆乘机再进一步,给蒋方震进一步讲解自己对时下所谓各路政党的见解与看法。

  眼下的各路政党,基本都是照搬了西方的模式,在其实施运行中存在很多不足,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病态的发展,这表现为:“党派林立,党争不休,原则模糊,独立依附,惟利是趋,本性使然,党中见党,派复有派,分和无常,脱党跨党,进出自由,党德败坏,因人而党,主义无别,政见雷同”,甚至同一人同时为两党甚至多党的成员等等。所以,至终,他们也未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党。

  眼下的中国如果实行政党政治,是注定要失败的。为什么呢?首先,在政治结构上,中国眼下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德、日的现代化道路启示我们,赶超型国家的现代化需要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主导和推动制度变迁。近代中国洋务派的自强运动由于是由地方汉族势力而非中央政府主导而缺乏中央集权统一领导而失败;另一个更重要的后果是,由于汉人地方势力是以武力而坐大,这就为以后的军阀政治种下了种子。因此,地方主义削弱了近代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所必须的中央政府的权威。

  其次在经济结构上,眼下的中国缺乏“社会力量主导”的基础。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可归为两种,即“英国-美国的商人阶层主导的社会中心主义模式、法国-德国-日本的官僚体系主导的国家中心主义模式”。

  英美模式是一种“自发秩序”的社会力量主导的现代化道路,它是建立在资产阶级日益强大的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日益强大,作为社会力量主导和推动着社会的制度发生变迁。德、日是典型的国家中心主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是现代化和制度变迁的主要推动者。事实上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缺乏实行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土壤。英美社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