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深谈问计第2/2段
保不准,现在的山海关关内就隐藏着漏网之鱼,如果真的还有那样的人,那么,即使是睡下了,也是睡不安稳的,所以,出来转转,尤其是待在凌云的身边,是一个比较明智且相当靠谱的选择。
听朱由检这么说,凌云也不好在坚持什么了,他也感觉到,的确王爷的安全要比一些虚幻的礼仪问题更重要,他紧紧握住自己的剑柄,对朱由检说,:“王爷这样说,凌云也便无礼了。从命!”。
两人就这样慢慢的走着,朱由检忽然说,“咱们慢些走,我有一些问题想问你,听一听你的见解,我把话说在前头,我不需要你粉饰太平,你就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管你说什么,都不算是过分。你今天的话,出君之口,入我之耳。可谓是上不至天,下不至地。不要有什么顾虑!”。朱由检特意叮嘱这一句,就是想告诉凌云,不会给他日后找后账,今天也没别人,没任何的第三人在场,有什么话,说过去就完了,说的不合适的,就当没说,就当没听见就行。
崇祯真是个好同志啊,虽然现在就连朱由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以后会失去自己的名字,而崇祯,将是他唯一的代号。好吧,崇祯同志其实不是搞地下工作的,朱由检同志也不是。他是一个好领导,重视人才爱惜员工,主动给凌云同志减轻压力,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思想。教育凌云同志,有什么说什么,没有必要给领导戴高帽,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彻底的解决问题。
凌云本来不想接这个话头,他似乎知道朱由检下面要要说的话,要问的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是在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有某个领导想要听几句实话的话,自己肯定没有那么多的实话说,道理是生动且浅显的,鬼知道有没有窃听器和录音笔之类的东西等着。然后在你觉得你和领导比较近乎还在沾沾自喜的时候,有人拿着录音笔告诉你,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变为呈堂证供。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默默的表示,在明朝那个时代,这个录音笔之类的东西是肯定不存在的。这个问题,凌云还是可以肯定的,所以他问朱由检,“王爷,您问吧,但凡是凌云知道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过王爷也知道,凌云是个火头军出身的粗鄙之人,所言如果有所差错,只请王爷不要怪罪!”。朱由检轻轻一笑,:“凌云啊,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太谨慎,太可气了,我哪里有这么多的怪罪呢。再说,火头军怎么了,那威名赫赫的白袍将军薛仁贵,难道不是火头军出身吗?”。凌云点头,:“那好,王爷请问吧!”。
“好,那我就问你,本朝吏治现在松弛到了一定的地步,贪墨之官纵横,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你说,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出现。又该如何治理呢?”。这吏治松弛,官员贪墨,都是朱由检本人的原话,不是凌云说的,但是,问他为什么会这样。
凌云想了想,回答说,:“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是难免的,国家的法度松弛了,贪墨的官员自然就能大行其道了,如果众人皆贪你不贪,你反而会被视作异类。不过,这样的事情,在高皇帝的时候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当时做官,贪墨六十两以上的就要剥皮实草。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皇上对下面似乎过于仁慈了。而且,阉党擅权,凡是投奔了阉党的官员,都会平步青云而受到重用,这样的官员,是绝不会有爱民之心的,他们如果不贪的话,可能连孝敬那位厂公的钱都没有!”。
看了一眼朱由检,发现他正在静静的听着,也眉头紧锁的思考着,似乎对凌云的话深以为然。凌云没有接着往下说,只是说了一句“王爷明鉴”就打住了,但是朱由检自己心里明白。凌云的意思是,治乱世,用重典。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凌云不好往外说,就是如果没有当今皇帝的宠信,阉党是不会有市场的。潜台词就是,天启皇帝太过于昏庸了。不仅是庸,而且是昏。
朱由检若有所思的咀嚼着凌云刚才的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