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诗斗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想到这里,刘天赐登时摇摇头:“不可能,陆九渊是疯子来的。要是他通文采,那这个世界都疯了。”

  房玄清同样诧异,不过很快就无视了。在他看来,陆九渊就算真的读书识字也绝非会是自己的对手。

  既然你要找死,那么我就成全你!

  只见房玄清贴着左边墙壁慢悠悠的走着,忽然眼前一亮道:“就以此为题!”

  顺着房玄清的目光看去,他正面的墙壁上一首诗文光彩蒙蒙,像是斑驳着凄美哀怨。

  《木兰花.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诗表达的是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燕皇与柳贵妃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燕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居然要以燕皇和柳贵妃为题!”

  “纳兰的这首诗,写尽一腔怨情,深婉动人。”

  “不好写啊!”

  “当年燕皇因为柳贵妃,而葬送了燕国。痴**,本以为自己辜负了这段感情。到最后,却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阴谋。在那种时候,真不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

  能够在铜雀台内留下诗文,无一不是大儒学士。这里的墙壁都被浩然之气蕴养,并不是依靠浑厚的真元就能在上面留字的。

  正所谓诗文通人心,只有真正惊才绝艳的好词好句才有机会留在上面。亦或者,是笔力通神。

  纳兰的这首《木兰花.决绝词柬友》,围观者一见便心生哀怨,足见诗文中蕴养的情意之深。单单观看,就感染了心绪。

  房玄清眉角一挑,问道:“怎么样,你要是不敢我可以换。或者,你来挑?”

  “无妨!”陆九渊摇摇头,说道:“那就以此为题,你先请?”

  “好!”

  “拿笔来。”

  随着房玄清整衣襟,神情肃穆,四周顿时安静下来,再无半点的嘈杂。但是看着他握笔的手,每个人心中都是惊涛骇浪。

  因为房玄清手握狼毫,却无宣纸在前。

  也就是说,他是准备直接在铜雀台壁上做诗了。

  这种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而且这么多年以来,上面的诗文有不少是书院弟子所作。但是这种事情,可不是随随便便轻易就能看到的。

  要是能够看到铜雀台壁上落成新诗,对于在场的儒生来说都是一种荣幸和福气啊。就算是出门喝花酒,那也至少能够吹一个月的牛皮了。

  越是这种时候,大家就越安静下来。就算是申屠夏俊,都在吴江滨的示意下闭上了嘴巴。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