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筛酒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何为筛酒

  “筛酒”,是一个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说它熟悉,是因为著名的《水浒传》中这个词汇出现极为频繁;说它陌生,是因为有多少人理解其真正含义?

  按照比较通行的解释,筛酒有两种含义:一是斟酒,二是温酒。几乎家家必备的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1184页解释“筛”字第二种含义时写道:“1、使酒热:把酒筛一筛再喝。2、斟(酒或茶)。”但笔者考诸史料并根据亲身经历,认为上两意均不完全准确。

  笔者在阅读《水浒传》时曾经对“筛酒”一词百思不得其解。2oo4年年初,跟老婆回她广东老家,当地家家有自己酿造米酒的风俗──用一个大缸,里面放一多半已经上锅蒸过的米(稻米或糯米),将适量的酒曲均匀混合其中,在米的上表面中央挖一个凹陷,把缸密封。若干天之后,就会有米酒从挖好的凹陷中渗出。随喝随舀。这种米酒由于与醪糟混杂,舀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米粒和杂质,因此喝前一般需要用工具筛除。看到这点,我才恍然大悟。当然,这还只是一种直观的证据,是间接证据。

  《酒世界》杂志2oo5年第5期曾刊登乐于时先生《筛酒非斟酒》一文,其中考证,也证明笔者的亲身经历:“《红楼梦大辞典》注释‘筛酒指斟酒,亦即温酒’。不准确的误注,会误导读者。《***》影响《红楼梦》已是共识。两书皆有筛酒的描写,《***》略繁:潘金莲诱引武松,‘妇人又筛一杯,武松却筛一杯递与妇人,连筛了三四杯饮过。’《红楼梦》从简:‘薛蟠说着便要筛酒。’潘金莲连连筛酒,给人以频频斟酒的错觉。《***词话·42》有个关键词,筛酒用的是‘铜布甑儿’,滤酒器的甑儿,并未迷失。清抱阳生《甲申朝事小记》,记载崇祯‘禁御秘闻’,御膳用的即是‘甑底安箅’。‘铜布甑儿’是铜箅,还是又复以布箅?都是为了筛除酒渣。‘铜布甑儿’是当桌而筛,是即滤即饮的过滤器。”

  《汉字文化》杂志2oo6年第6期刊登刘俊一先生《酾酒、筛酒与斟酒》一文,文中用大量篇幅考证出“筛酒即温酒”这一结论,节录如下:“古时候人们习惯于饮热酒,元明戏曲小说中有许多具体的描述。元武汉臣《老生儿》杂剧中有一个人物,名叫刘引孙,很穷。清明节他去父母坟前祭扫,只讨化了一个馒头、半瓶酒作为祭品。行礼过后,想拿祭品果腹,可是他竟这样说:‘这酒冷,怎么吃?我去庄院人家荡热了这酒。’(该剧第三折)可见酒要吃热的,是当时十分重要而普遍的风俗。之后,刘先生引用2o条明清文学作品中的证据以证明这一结论。如:《***》第四十六回:“慌的书童儿走上去回说:‘小的火盆上筛酒来,扒倒了锡瓶里酒了。’”《***》第七十五回:“良久,绣春取了酒来,打开筛热了,如意儿斟在酒钟内,递上。”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回:“像那张绳祖,听说他把老人家的印版,都叫那些赌博的土娼们,齐破的烧火筛了酒。”《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两个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筛酒。”

  他据此认为:“上列诸例,‘筛酒’一词的烫酒之义十分明显,不必啰嗦。”

  但笔者通过分析排比史料现,刘先生所引史料有断章取、舍此取彼之嫌。因此其结论也就存在瑕疵。而这种观点非常流行,所以有必要啰嗦几句。

  考南朝《颜氏家训》卷4:“近在并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撇邢、魏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赞说,便击牛酾酒,招延声誉。”

  王利器先生在《颜氏家训集解》中这样解释“击牛酾酒”一词:“《太平广记》作‘必击牛酾酒延之’。《史记·李牧传》:‘日击数牛飨士。’《诗·小雅·伐木》:“酾酒有藇。”《释文》引葛洪云:‘酾谓以筐【渌皿(上下)】酒。’器案:‘后人作筛酒,一音之转也。’”

  南宋耐得翁撰《都城纪胜·四司六局》:“官府贵家置四司六局,各有所掌……茶酒司,专掌宾客茶汤,【日妥】荡筛酒,请坐咨席,开盏歇坐,揭席迎送,应干节次。”可见,至迟到南宋,:“像那张绳祖,听说他把老人家的印版,都叫那些赌博的土娼们,齐破的烧火筛了酒。”《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两个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筛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