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澳门危机(一)第2/3段
费尔南多长吁一口气,一拳砸在船帮上:“上帝啊!这么做不正好让这些中国人的阴谋得逞吗!他们不就是想让我们求他们吗?”
“我认为我们现在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离开这里。”神父保持着冷静的态度:“不管我们答应过什么。回到马尼拉后,我们都可以不予承认;因为这种性质的承诺不是在公正谈判中产生的,而是被逼无奈作出的虚假承诺。”
此刻,尹峰正在中华联合公司所属的第一所活字印书坊视察。
这家活字印书坊,是尹峰用个人名义和和南京的张家活版书坊联营合作的产物。但是,这所活字印书坊的生产技术,则是在尹峰亲自主持下,由技术学校的葡萄牙教师以及中国学生共同研究出来的。
早期活版印刷用的都是泥活字,泥活字启发了木活字,木活字又启发了锡、铅、通等金属活字。在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在经济繁荣的江浙一带,铜活字逐渐出现并流行起来,其中最著名的有无锡的华家、安家,苏州的孙家和南京的张家等,他们用铜活字印卖的书籍流传甚多。明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曾指出:“明时活版书,出于锡山安国家者,流传最广”。然而,铜活字终究没有得到推广和普及,其主要原因大概是铜作为官府铸币的主要原材料,其生产运输和使用受到了官府的控制,因而铜活字不得不夭折了,铜活字印刷的书剩下来的极少,大多也封存于皇宫和官府,世面上基本看不见。
当然,铜活字印刷本身也有很大问题。元代和明代人还研制过锡活字和铅活字,试用了一阵子,估计效果都不理想,或者还存在着技术上的难关而一时又克服不了,故都没有流传下来,中途就放而弃之。尹峰记得,技术史相关书籍记载;明人用铅活字试印后,反而觉得铅活字印刷还不如手抄质量好;锡活字溶点低,硬度不够,印多了就容易坏,加上金属活字印刷时,需要上等的油墨,而中国古代绝大部分印刷品用的是水墨,无法稳固附着在金属材质上,造成印刷不过关,字迹模糊和不清楚。
由此,金属活字印刷术虽然在中国早已出现。但是在明朝时代却渐渐没落,最后被德国的古登堡活字印刷术迎头赶上。
泥活字和金属活字由于他们自身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和弱点,而不得不让位于木活字。由于我国主要使用烟墨,没有油墨,这就是直到清代还是木刻印刷的一个原因。当然,木活字也有它的弱点:如果用木活字印书,大约印了200部左右,字模的字划就因为吸收烟墨中的水分,胀大模糊。但木活字的弱点却比泥活字和金属活字要少得多。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木活字,不管是在明代,还是在明以后的清代,它的地位和分量始终没有超过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最终退出中国印刷行业,得等到清朝灭亡的前夕。
尹峰决心不能让中国的印刷术落后下去,因此鼓动自己的技术学校学生搞出了油墨,正式攻克了活字印刷术的第一道难关。古登堡当年是将亚麻仁油煮沸,冷却到呈暗黑色,以少量蒸馏松树脂得到的松节油精与碳黑搅匀后,放置数月后即成油墨。由于从澳门葡萄牙人那里得到了成型的古登堡印刷机的式样图纸,因此,尹峰的手下把大量时间花在了研制油墨的过程中;幸好在台湾岛上,亚麻和松树等原材料不缺,因此费时半年终于搞出了油墨。剩下的事,南京张家的人很快根据自己作坊的经验,摸索出了油墨加金属活字印刷技术的整套流程。
“我们现在除了印刷公司《商报》以外,已经开始印刷书籍了。”作坊坊主张敬越热情地给尹峰介绍着印刷工场的情况:“我们印了全本的《牡丹亭》,还把尹大东家的那本《东西洋游记》重印再版了。”
尹峰点点头,心想:虽然比古登堡迟了百多年,虽然参考了古登堡的印刷机原型,但这毕竟是中国了,故都没有流传下来,中途就放而弃之。尹峰记得,技术史相关书籍记载;明人用铅活字试印后,反而觉得铅活字印刷还不如手抄质量好;锡活字溶点低,硬度不够,印多了就容易坏,加上金属活字印刷时,需要上等的油墨,而中国古代绝大部分印刷品用的是水墨,无法稳固附着在金属材质上,造成印刷不过关,字迹模糊和不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