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人力CAD电路辅助设计体系第4/4段
“会用示波仪就好!”赵工取来一台示波仪,用接线板将电源拉过来,接上示波器电源,通电,然后看他做了几个测试,很满意地放下一个信封,“这个微分电路测试就交给你来做吧。”
信封内装着一份电路草图,陈建国看了一下,受家学影响,他大致看得懂。电路图不复杂,这张电路图上就画着一个电源、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已经标示出来。另外一张测试表格上,详细列出了需要测试的相关项目。
赵工拿过那个厚塑料板,指着上面的孔洞对他们说:“这是一个插接孔,相邻的孔洞通过电镀黄铜导线相联接,每个孔洞内有一个黄铜弹片,用来卡牢元件引脚。背后这里有一个电池盒,采用两节七号电池供电。你们将元件正极引脚插入电源标志正极的这个孔洞,然后将负极引脚插入下一个孔洞。再按同样方法,将电容插入这个孔洞,这样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回路。然后打开电源开关,这个电路就开始工作。”
陈建国两人按照他的指点,将电阻、电容连接在这个插接板上,检查连接正确,然后开通示波仪,在他的指点下按照测试表格的要求,一项一项观测上面的数据,并记录下来。
“非常好,就这样!”
赵工看他们很快完成了微分电路的测试,检查了一遍,将表格重新放回信封,兴致勃勃地放回到讲台,又拿出一个信封过来,递到他们手中:“这是一个积分电路,测试的方法也是一样,具体项目按要求来做。”
现场看他们测试的过程,他对这一组很放心,将信封交给他们就去指导别的组去了。
一上午时间,他们都在进行电路数据测试工作,工作虽然枯燥,但陈建国等人却乐在其中。这些电路刚开始几个都比较简单,最少的一个元器件就是一个电路,多的也不过三五个。但在大家逐步明白了如何插接线路,如何测试,操作逐渐熟练以后,发给他们的电路开始渐渐的复杂起来,从十几个元器件,扩展到二十几个、三十几个。
插接板的孔洞虽然多,但随着元器件数量的增加,同时还要流出导线连接位置,慢慢地也不够用了。
这时,他们在赵工的指导下将课桌拼接为了一个大的工作台。拿出了一张一个足有数百上千个元器件的复杂电路图,将各个局部电路插接板连接起来,组成了大型电路。这个大型电路的测试,所需要的测量仪器更加复杂,数据也更多,赵工亲自动手,没再交给这些二把刀。
这样的测试工作,一直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他们参与测试的电路数以千计,用多个局部电路构建的大型电路也有百十次。通过实际操作,在这一个月内,大家的基本电器知识也在飞速增长。
大量的电路实测数据,被收集整理起来,汇总以后,通过电话口述给美国方面。彭之旭等负责为处理芯片设计的工程师团队,又根据国内方面实测的数据,对电路图进行快速更正、修改。然后将新的电路图传回给国内,再组织技校的学生实际检验。反复的设计、实测、反馈、修正、再测试,在国内国外双方面的通力合作下,微处理芯片的设计工作进展飞快。
dec方面抽调来配合他们设计的美国工程师,还是首次看到这种设计方式。看到他们调动数百上千人用电子积木的方式,展开人海战术,快速收集数据,并迅速受到反馈信息,又即刻修改,微处理器设计组的电路设计工作快得惊人,他不得不为之惊叹。
在美国电子公司,一个开发组充其量十几个人,当初苹果第一台pple就乔布斯、沃兹尼亚克、韦恩三人,用电洛铁一个元件一个元件焊出来的。dec这次同时开发三款个人计算机,也不过动用了一百多个工程师,就算是超大规模投入了。但那里能像西部计算机公司这样,项目组就数十人,在中国还有上百人的支援团队,更有一个学校的学生全心投入,为他们提供电路实测数据。
他好奇地询问,这是什么设计法,项目组长彭之旭告诉他,这称之为“人力cd辅助设计系统”。
没错,这就是郭逸铭借助计算机辅助cd设计原理,动用大批人力,通过微电路拼积木实测的方式,展开的一次技术攻关。
在国内充沛的人力支持下,这种设计法显现出巨大的威力。
西部计算机公司组织的微处理器设计团队,竟然超过dec方面,第一个拿出了经过实测的、成熟的设计方案。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