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落魄的船运大亨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英国人回来以后,没有把它拆掉?”舒雨菲看着塔楼,疑o道。

  “为什么要拆?其实这个青瓦屋顶还是很漂亮的,和下面的欧式主体建筑结合在一起,很好的融合了西方建筑宽大的建筑空间、和东方式的建筑美学,英国人很喜欢。所以只是将房间里一些日本的屏风、装饰给拆了,但这个屋顶和塔楼还是被保留了下来。”绍元霜说起香港的种种典故,张嘴就来。

  郭逸铭两人在他的带领下,走向东侧的宴会楼。

  还没靠近,就听到里面传出的悠扬音乐,从窗口看进去,可以看到里面已经有了不少身穿华服的来宾,正一堆一堆聚集着说笑。

  虽说是扩建的建筑,但受限于土地面积,这个宴会楼也大不起来。

  看下面主厅的大小,大约顶天也只能容纳百人左右。

  他们进到宴会厅内,里面聊天的人停下谈话,好奇地朝门口看过来。绍元霜没有停留,带着郭逸铭两人就直奔二楼而去,上了楼梯,才低声对他说道:“下面这些人都是些太平绅士什么的,虽然身份尊贵,却没有专门结交的必要。香港的经济界人士虽然多但最有头有脸的都集中在金融业、地产业、航运业这三个方面。其他像纺织、加工这些行业虽然就业的人数最多,占到了本港一半的人,可大多都是些小企业主。除了这三个行业,其他人都没必要理会。”郭逸铭笑笑,感谢他的提点。

  二楼的人就少了许多,只有二三十个。

  这里不像一楼,是个大厅,二楼都是一间一间的包厢客人们却都在走廊外,端着一杯酒闲聊。

  绍元霜就在楼梯口,遥遥给他介绍:“你看,这一层主要是些航运业人士。那边是曾经当之无愧的世界船王包家,和他们遥遥相对的,是现任船王董家的人。站在他们中间的,是第三巨头赵家的华光航运,与董家站在一起说话的是霍家。这几家航运巨头,基本上垄断了全港的航运业。

  如果按他们以前的身价,应该是在更上面一层。不过自从石油危机以后全世界都减少了石油进口。进入八十年代,全世界又出现了经济危机,都大量减少了货物进口,全球的航运业都受到重挫。香港的这几家航运公司生意也一落千丈,你没看到他们脸上都带着一丝忧容?

  包家就聪明了,80年的时候他们拥有全球最大的航运船队共有200多艘大型油轮、货轮,运力1000多万吨,是名副其实的国际顶级船王。

  但包船王悄悄去大陆走了一趟回来,就忽然展开了大甩卖。一年时间,他将船队规模缩小了一半,到现在只剩下87艘船。航运危机虽然也受到一些冲击,负担却减轻了。包船王卖掉了船,把钱都投到了陆上成立了一个家随道公司,从事本港地铁建设,现在也是发大财了。

  当初他卖船的时候,其他人都在笑他傻,结果现在你再看,那些笑他傻的人,此时却在被他笑。”

  郭逸铭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只见在众星拱月之中,站着一个六十来岁、中等身材的男子,看起来其貌不扬,前额还略有点脱发。

  “那边的董家这次可是惨了”介绍过成功弃海上岸的包家,绍元霜有些幸灾乐祸地转向了霍家在这群人最中间,是一个四十出头、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一脸的忧愁。他憋着笑说道:“这是董家的第二代,原来当家人是他老子,当初为了和包家争第一船王,拼命扩张。当包家在卖船的时候,他们还斥巨资,用26亿港币买下了一家英国的大型船运公司。就在去年,他们成功地超过了包家,拥有了接近200艘大型油轮、货船。但紧跟着,他老子就死了,丢下这一个烂摊子给儿子。现在董家三分之一的船都在码头歇着,而当初为了买船,他老子可是向银行借了一大笔钱,现在还欠着70亿。你看他现在那个样子,哪里笑得起来。

  像他们一样的,还有赵家和霍家,都亏得很惨。他们现在只求着经济危机赶快过去,国际船运也能够尽快复舒。要是这样的疲软再过几年,光是船舶的保养费都会让他们破产。”

  “这么说,董家是亏得最凶的?”郏逸铭轻声问道。

  “那当然,要不他今天为什么会这么早就来?还不是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援助?你看吧,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应该到楼上去找那几个银行家去了。”绍元霜笑着说道。

  郭逸铭听完,也不和他打招呼,就快步朝董家所界都减少了石油进口。进入八十年代,全世界又出现了经济危机,都大量减少了货物进口,全球的航运业都受到重挫。香港的这几家航运公司生意也一落千丈,你没看到他们脸上都带着一丝忧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