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章 战场数据链第2/3段
最后,还要准备一套备用设备,做好全面屏蔽工作,平时不开机。当生电磁攻击,而主要使用设备损坏时,可以立即启动以替换。
这几点必须齐头并进,缺少任意一项都不可!
还有散热,我们要分别对元器件进行散热,利用金属外壳、延伸散热片等让元器件在高温状态下能够迅散热量,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在设备内部,还需要安装强力风扇,这需要我们对空气流体、散热有更多地了解,经过计算得出最优解决方案……”
郭逸铭扳着手指,将后世军品的各种保护措施一条条解说起来,并直接将整个条例照搬过来,强令众人遵守。
耿杰等研究员们听着这苛刻的要求,都不由得咂舌。
从他们的专业技术角度来分析,按照老板的要求设计的保护方案,比我军现在的军品要求还要严格数倍!如果都完全做到,设备在高温、酷寒、复杂电磁环境、强脉冲攻击下的保护可以说做到了万无一失!
可这样一来,成本必然也会急剧上升,这值得么?
“我不只是想为这次军方的行动提供一款临时性的通讯解决设备,而是希望利用这次机会,向军方推销一款陆军基层部队数据链解决方案!”
郭逸铭最后的一句总结,暴露了他的真实野心。
数据链啊!
耿杰等人猛然心头一振,顿时变得火热。
数据链这东西,其实没什么神秘的,无非是不同设备之间相互数据的传输、处理、交换解决方案。说穿了,数字移动电话本身就是一种数据链解决方案,原来最初就是为野战部队所设计,只是在近些年转为民用了而已。
美军早在50年代中期,就开始整合国家防御体系,将21个作战中心、214部雷达进行并网。所有的数据都直接传送至北美防空司令部,由计算机对飞机的飞行轨迹进行计算后显示在大屏幕上,从而使指挥官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北美上空飞行物的数量、方向、度,及时对各处防空阵地下达指令。
这套系统最大的好处,是缩短了作出反应的宝贵时间。
以前雷达站在现目标,判断其类型、方向之后,一般是先报告给作战中心,由作战中心来确认其是否含有敌意。作战中心的权限有限,在出现突事件后,需要再次上报至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部又要有一个反应时间,然后再一级级传递下去,并由最终执行单位执行拦截命令。
整个反应时间长达数小时。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战场中,几个小时都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了!
自从有了这套系统,不明意图飞行物一出现在防空雷达上,北美防空司令部就能立即现,然后对其进行跟踪、研判,并下达最终指令。
原本需要数小时的反应时间,迅缩短至半个小时、乃至十几分钟,防空效率和安全系数大大提升。
这套系统其实相当简单,所显示的数据也非常有限。但就因为其实时观测性,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让防空司令部最高指挥官直观了解空情变化,迅下定决心,做出应对,便使得作战效率大大提升。
在这套最初级的l型数据链出现,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北约空军方面也开始采用同样的防空数据网络体系。随后是美国海军、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备队等等,各军种纷纷开始研各自的数据链系统,并投入使用。
但这套系统在越战时却遭到了巨大失败。
由于各军种都有自己的数据链,且各不匹配,在军种界限越来越模糊、相互协同作战要求越来越精确的现代战争中,不但没有帮助部队提高作战效率,反而在某些时候成为了战斗胜负的阻碍。
陆军无法识别空军信号,不能及时引导空军攻击正确目标。空军不能识别地面友军,自主判断胡乱轰炸,甚至投下炸弹攻击己方军队。而且不同区域之间的信号也不相同,同一架战斗机,从这个空域进入到另一个空域,便无法再接收到预警机的数据,从而变成瞎子。
也就是在越战之后,美军痛定思痛,决定整合各军种之间的数据链,提出了一个规范的数据接口规范,这就是大名鼎鼎的l数据链体系。
这种数据链体系,一直使用到了二十一世纪初。
我军的数据链系统起步较晚,从60年代中期开始,才出于国土防空需要,进行防空体系的整合。原是打算引进苏联的数据链体系,但此后由于双方交恶,不得不自己研。由于技术落后,加之那十年,断断续续一直到70年代末才正式启动雷情1号半自动预警系统的研工作。
至于陆军则更差,至今仍在采用二次大战时期的通讯体系,依靠战地电话、电认其是否含有敌意。作战中心的权限有限,在出现突事件后,需要再次上报至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部又要有一个反应时间,然后再一级级传递下去,并由最终执行单位执行拦截命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