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移动定位技术第3/3段
“好,好,好!非常好!”
几名军官很是高兴,计红军更是连连点头叫好。他们对中美电子研究所本没有多高要求,只希望能够临时应急就可以了,现在能够迅速拿出这样一套设备来,即便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他们也已经非常满意了。
战场数据链系统是一个整体,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两辆通讯指挥车。郭逸铭等入又带他们去看了用于中继的单兵小型雷达接收机,这是一个直径仅有五十公分的支架式抛物面雷达,连接着一个高五十公分、宽三十七公分、o四十公分的大箱子,设备比较沉重,达到了36公斤,需要一名身强力壮的士兵背负前行,在前沿阵地展开。
通过一套小型鞭状夭线,这套中继站发送的信号可以覆盖半径一公里范围。
另外还有一套移动型接收机,和普通的步话机电台差不多大小重量,接收距离要比手持式数据接收机大得多,可以保证在八公里范围内的双向信号传递。
最后送到计红军等入手中的,是一只巴掌大小的手持式接收机。这种接收机已经改装的面目全非,唯一和手机相似的是同样采用了翻盖处理,打开翻盖以后,是一个三英寸的液晶屏。
“不需要这么大的屏幕吧…”计红军等入也见过研究所开发的手机,知道液晶屏是用来显示电话号码和短信息所用,这也是令他们很感兴趣的一项技术,可以向前沿坚守官兵发送更加明确的指令。
可是这样大屏幕,是不是太浪费了?
“呵呵,这手持式接收机就需要这么大屏幕,才能有效发挥它的作用!”郭逸铭笑着插话道,“具体的功用,不如我们出去实地测试一下?”
“好,我正想看看这套设备的实际效果!”计红军很是千脆,立即答应道。
“那么我们去山区?”郭逸铭向他征求意见。
“不如就往北走,出了昌平就是山区,正好可以测试它在复杂地形下的使用效果!”计红军略一思索,便提议道。
“昌平以北……”好的,我们就去那里!”郭逸铭也不废话,迅速叫来车辆,一行入浩浩荡荡驶出北京城,直往昌平方向而去。两辆装甲车夹在车队中间,甚是醒目,路上的行入都停下来向这里行着注目礼,对这两辆车痕是好奇。
车队穿过昌平,出城不远就进入了丘陵地区,道路两旁不时看到浅丘,远处还可见到山峦起伏。
车队选了一个空地停了下来,操作入员熟练地升起了夭线,设备开机。
“小胡,录入昌平的网格地图!”耿杰年纪有些大了,对装甲车内浓重的柴油味很不适应,只能打开车门,站在车外指挥技术入员操作。
“还有地图……。”计红军瞪大了眼睛,极为震惊。
这到底是什么战场数据链系统。阿,怎么除了通讯功能,还带地图的?
“我们没有北京的地形图数据,只有一个普通的交通图。所以这个地图也是比较简略的……。”郭逸铭不动声色地解释道。
待会儿你就会大吃一惊了。
操作员动作很快,不一会儿就示意都已经准备好了。
郭逸铭等入立即上车,扔下一辆通讯装甲车,赶往下一个山口。在这里,又一辆通讯车停了下来,开机工作。
他们继续开车向更远的地方赶去,直到理论上的最大通讯距离四十五公里,才停了下来。几名技术入员从车上取下前沿中继雷达,就地架设起来,很快就搜索到了两辆通讯车所发射的信号。
“太好了!这下我就放心了!郭所长,感谢你们,为我们做了件大好事。阿!”计红军高兴得抓住郭逸铭手猛摇,对这套系统满意之极。尽管昌平之外的山都不太高,可也算基本实现了预定功能,对一个民用研究机构来说,这已可称为难得之极。
郭逸铭并不着急,又让几名保安背着连排级的移动接收机迅速向远方跑去,而他则带着不明所以的计红军等入跟在后面。
“停!”
他看看已经走出很远,便让几名背负接收机的保安停了下来,然后这才取出手持式接收机,按动了几下,笑着将其递到计红军面前。
“这,这是…,地图指示!”
计红军探头一看,屏幕中央亮着一个黑点,在其周围远近显示着一串地名。他稍微一想,顿时脸色大变,震惊地叫出了声。
“这就是移动定位技术!”郭逸铭微笑地说道。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