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触角深远第2/3段
集成度的提升,不但意味着可以制造集成度要求更高的芯片,同时还代表着单位成本的降低。
国内的人工工资低于日本,体现出来,不只是芯片制造业水平的低成本,而是扩展至原材料、半成品、设备制造业整个工业领域。国产的设备低于日本、人工也低于日本,当初唯一差的就是半导体制备工艺水平。
因此当初国产内存的成本,实际比日本内存高12%左右,但为了出口创汇而降价销售,实际上每售出去一片内存,企业反而倒亏七毛六。
只不过在小集体服从大集体的前提下,尽管总体是亏损,可国家却通过出口获得了宝贵的外汇,因此算政治账,国内非常满意。
两年多过去,随着国内半导体制造技术的进步,大幅拉近了与日本半导体生产商的差距。
而另一方面,日元在美国节节进逼下,已经由当初的1美元兑换270日元,猛升至1美元兑换240日元。人民币却在年初时重新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1美元兑换1.5元,再次贬值为1美元兑换2元人民币。
此消彼长之下,单独拼成本,国产内存的单位成本实际上比日本内存更低!
这就让前两年大喊倾销的日本半导体厂商们痛苦万分。如果国产内存成本更高,他们还可以通过价格战,让国内不断失血,最终接受不了而退出内存市场。可现在国产内存成本比他们更低,再来打价格战,失血更多的将是他们。
更令他们绝望的,出口创汇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整体服务的政治任务,哪怕亏损也会咬着牙坚持到底。和拥有整个国家为后盾的国内内存生产企业打价格战……,除非他们疯了,否则谁也没有这个胆子。
成本高也就罢了,偏偏当初日本人抢欧美的生意抢得太狠、太,现在看到他们吃瘪,所有的欧美厂商都仰天大笑:你也有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出来为他们说话,都站在岸边看笑话。
不但没有人为他们主持公道,被日本汽车、电子产品挤得喘不过气,贸易赤字年年高企的美国,还继续纠集欧洲一道,共同向他们施压。他们表示现在这个汇率还是太低,要求日元至少要再升值一倍!
上有美欧欺凌,下有大陆默不作声地、坚持不懈地挖墙脚,日本半导体产商们感到真的要没有活路了。
可事到如今,没有人同情他们。
欧美的计算机生产商们只知道他们有更便宜的内存可以买,而且随着国内半导体集成度的提升,稳定性更高、容量更大的内存也紧跟着计算机厂商们的需要,而推出了单片《》的内存芯片。
采用《》芯片生产的内存条,最大容量已达到512k!
并且国内首创的内存条技术也为欧美广为采纳。由于欧美厂商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他们也大度地将内存条规范、内存插槽规范,列为个人计算机的标准,这也是国内在个人计算机上取得的第一项技术标准!
日本厂商那个气啊,他们以后向计算机公司提供内存,就必须采用大陆的内存规范,反过来向大陆支付专利!
去年个人计算机标准最终公布的时候,日本的半导体厂商们一起大哗,强烈反对这个标准。无数的媒体、计算机从业人员在报刊、电视上发表讨论,对此大加抨击,不少人更是喊着以后不要支持d。
可惜他们说的话只被当作了耳边风,欧美的媒体甚至没有将其作为一个新闻,刊登出来。
只有日本的媒体百折不挠,向欧美的计算机厂商询问他们对此的态度,却得到几乎一致的回答:日本不生产内存是一件好事,可以平衡日本与欧美之间的贸易逆差。至于廉价内存条……,不是还有中国么?
他们又转过头去问b,表示我们将站到你们一边,和你们一起共同对抗d官员轻蔑地牛皮哄哄回答道:我们不用伪劣货!中国货还是日本货都不要,我们都是自己生产高档内存!
寻遍全世界都找不到一个同情者的日本厂商们哭得稀里哗啦,最后还是只有低下头来,接受dw联盟的不公平要求。以后生产的内存条,他们必须按照大陆的标准生产,并且每销售一根内存条,还要向大陆方面支付3%、最低不低于两美元的专利费。
他们有心向大陆厂商也收取专利费,然而材料所在尝到了动态存储器的甜头以后,咬定青山不松口,矢志不渝对其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根本没有使用日本内存专利。日本厂商想从对方身上找补都寻不到理由。
半导体厂商们最终选择妥协,国民们却依然是愤慨不已。
当初最早提出,召集所有计算机生产商制定标准的西部计算机公司成为他们敌视的首选懈地挖墙脚,日本半导体产商们感到真的要没有活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