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雨神祭第2/3段
拍完了相机中的胶卷,重新换上,陈青云绕着雨神江两边的工业园走了一圈,发现有三十五个造纸厂不停地向雨神河排放深红色的、冒着泡沫的污水,包括大门上还挂着红稠的青雨造纸厂。每个厂的围墙边都有一个铁皮烟囱,突突地向天空冒着浓浓的黑烟。
陈青云找到一个排水量最大的排污口,顺着排污口走向山脚的工厂,这个工厂与其它工厂的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它的烟囱是红砖砌成的,冒出的黑烟更大。
远远看见厂门前的门墩挂着厂名:“雨山红云造纸厂”,厂门口大铁门洞开,却有两个大汉门神般站在两旁,不时有小四轮拉着废纸进去,拉着一捆捆成品纸出来,非常忙碌的景象,但没有人员进出。
陈青云在远处观察了很久,估计从大门进去会受到阻拦,除非以谈业务的名义,但那样太复杂。于是他以最简单的方式,绕到厂后,提气轻身,从围墙跃过,落到厂内的一处空地上。
红云造纸厂的布局很简单,靠厂门是一栋办公楼,中间是不下于二十亩地的水泥坪,坪中堆满了像小山似的废纸,几个工人拿着水管向废纸堆浇水;另一边成品字型布置三个厂房:两个生产车间、一个成品仓库。
没有人注意陈青云,他神色自若地走进车间。泰安工业园也有造纸厂,他对再生纸的生产工艺并不陌生,于是从右边第一栋车间开始,对碎纸、搅拌、沉砂、上毯、干燥、切割、打捆的全套工艺都拍了几张照片,然后钻进生产车间后面的锅炉房,避开正在加煤的工人,寻找烟尘处理设施,发现锅炉的烟气是直接向空中排放;最后绕厂一圈,没有发现任何的废水治理设施。
正考虑是否去该厂的办公楼向老板挑明身份,突然大门口传来一阵狗吠,几个人涌到水泥坪中,四下张望,其中一人发现正在犹豫的陈青云,指着他大喊:“在那,抓住他。”
这下解释不清了,陈青云闪身到了车间后,见四周无人,纵身跳出厂外。
看到工人的气势,陈青云知道与这些工人无法沟通,于是施展陆地飞腾身法,在每个工厂的门口拍张照片,每个污水排放口也同样拍照,再照几个全景,然后向上游跑去。他没有料到,在下游,一群人在等着,他们只知道一个手持照相机的年轻人,对他们有威胁。
陈青云往上游而去的行为完全是下意识的,却为他避开了一场麻烦。
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他冲洗了三套相片,一套寄回报社;两套备用。
陈青云带着相片,先到县环保局。
雨神县是个山区小城,但环保局的小院却很精致:占地约六亩的小院,一栋六层办公楼、一栋附楼,大门带传达室,正对大门是个照壁,照壁上大书:为人民服务,照壁前一个升旗台,高高树立着三根不锈钢旗杆。
环保局办公室在二楼,陈青云敲敲门:“请进。”门里一个稚嫩的声音传出。
陈青云推门进去,看到一个小青年坐在大班台后,用好奇的眼神盯着他:“请问你找谁?”
看着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青年,陈青云摆出严肃的神态说:“你好,我是《紫微日报》的记者,来雨神县了解些情况。”
《紫微日报》:小青年愣住了,这是他眼中的大报、每年分配报纸订阅任务、《紫微日报》总是排在二三位,这是离他们的生活很远的阳春白雪。忽然有这个报社的记者出现在他眼前,让他产生了不自在的感觉。小青年用他自己都感到奇怪的声音问道:“请问有什么事情?”
陈青云平静地说:“我想了解贵县造纸行业的污染问题,请问谁能给我介绍些情况?”
“请稍等,我去请示领导。”小青年将泡茶的事都忘了,急忙向三楼跑去,因为他感到了无形的压力。
大约半小时后,小青年进来轻声说:“请跟我来,吴局长刚回来,在办公室等你。”陈青云明白其中的套路,说不定是所有的局长才出去,留下这个局长应付难题才对。
陈青云猜得不错,环保局所有的局长都在家,刚才听到小青年的汇报,紧急碰头后留吴天行副局长应付,局长孟林到县政府向主管县长汇报去了。
雨神县城很小,十分钟内孟林就到了县政府,向主管县长蒋再良汇报情况之后,两人商量应对措施。
“陈记者,欢迎,欢迎。雨神是个小地方,很少见到大媒体,今天是什么风把陈记者给吹来了?”陈青云进门,坐在办公桌后的吴天行起身跟他握手。
“《污水排放口也同样拍照,再照几个全景,然后向上游跑去。他没有料到,在下游,一群人在等着,他们只知道一个手持照相机的年轻人,对他们有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