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名不正则言不顺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所谓“付出就有回报”,阿牛一番辛苦,也算有了一些心得。

  *******************************

  历史上陈宫在遇到曹操之前就是县令,处理政务对他而言明显没什么难度。跟随吕布之后更成为吕奉先手下的头号智囊,如果吕布肯多听陈宫进言,也不至于命丧曹操之手。

  现在凤翔镇中的武将都已正了名份――兵营就是他们的长期驻地,但与之相对的,是文臣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看这次“衙门官吏事件”就可见一斑!

  无论陈宫还是庞统,现在的身份都颇为尴尬。

  他们的才智、忠诚都无可挑剔,阿牛对他们的信任和期待也非常地高,但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虽然阿牛已经放心地将很多权力下放,虽然陈宫完全适应了凤翔镇“第二人”的角色,但阿牛这位领主对下属的“私相授受”并没有得到系统的承认,陈宫和庞统根本就连官吏的名份都没有!

  如果是穿越历史倒也罢了,可惜这是在游戏中,游戏有游戏的规则!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才是陈宫担心的。

  想通了这一层关系,阿牛总算疑惑尽去,恢复了一身轻松。

  现在陈宫需要的是官吏的名份,虽然阿牛还没有确切地把握,但多少有了一些眉目。

  早在汉武帝“发明”出转职武将的方法时,阿牛便有了一个重要的猜想:武将可以通过转职得到,那么同理文臣当然也可能有类似的设定!

  三国历史上青史留名的文武人才不到1200人,抛开系统势力本身会“截留”的人才,五万多领主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历史人物上,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必然!

  武将可以在兵营转职得到,那么文臣呢?会是在什么建筑内得到?

  现在二级乡镇的领地中,与文人沾边的建筑委实不多,也就那么两个而已――私塾和学堂。

  对于这两个建筑物是否具有“转职文臣”的功能,阿牛着实还没有仔细考究过。但现在既然已经在为官吏发愁,还是试试看为好。

  转职武将所需的最低条件是“武力不低于40”,本着对等原则,转职文臣(如果能转的话)的底限应该相差无几,智力不低于40。

  在别的领地,要找出满足条件的人不是不可能,但也肯定会费一番功夫。可凤翔镇“仁义之乡”的称号本就有对智力的加成,加上凤翔镇十二个附属领地带来的瀚瀚人口,找到这样的人才委实不是什么难事!

  事实上在庞统的学堂里,盘膝苦读的都是“智力值不低于45”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凤翔镇有40人以上!

  可惜阿牛的尝试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无论私塾还是学堂,根本就没有“转职文臣”的功能!

  想到最初陈宫所言的“时机未到”,阿牛也只得明智地放弃了瞎折腾。

  这衙门所需的官吏,看来只得另想办法。

  而对于“是否能够转职文臣”的猜想,也仍然只是猜想。

  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留言和收藏,谢谢!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