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的英杰第2/3段
果就是大司马在三军中失了声威,反倒是令公孙瓒一众人等声名大躁翌日,便是再给大司马十万之众,族兄又如何保证,不会出现今日这种情况?”</p><p>“这”刘和闻言皱起了眉头。</p><p>刘琦又道:“敢问族兄,十万大军,几人一帐?食建几灶?战马每日需用几麸?安营扎寨当立几盘?营盘与营盘之间,当距何远近?行军布阵时,盾牌、弓弩、马军、车卒当如何列阵?几曲弓弩配合几曲盾卒?十万人马,多少为前军,多少为死士,多少为合后,多少押粮,多少守寨”</p><p>刘和听刘琦叨叨叨的磨叽了一通,额头上开始出现了汗珠。</p><p>他只是大刺刺的说了他父亲可在幽州集十万人马,却没想到这十万人马若要运用得当,这当中的门道太多。</p><p>一军主将,不是说领越多的兵将越好,确实要看他个人的能耐。</p><p>兵马越多,麾下战将们彼此之间的隔阂和争功派系便越多。</p><p>就像是刘琦这次出兵,七千人中还分出了蒯越和蔡勋两系。</p><p>那十万人中,又会有多少蔡家,多少蒯家?</p><p>刘和是一个能够反思的人,在刘琦将这个中的利弊举例向他列举之后,他骤然发现幽州的局面远远不像是他想的那般简单。</p><p>他们这边确实缺少能够驭兵的人才。</p><p>他原本以为公孙瓒是刘虞的掣肘,但刘琦提醒让他明白,公孙瓒其实可能是刘虞的死穴。</p><p>他面容肃整的向刘琦拱手问道:“伯瑜年纪虽轻,却深藏不漏,大有智谋,竟可看透幽州局势,还能察我父子之劣,如今看来,以公孙等为首的军功武人,确是家严之大患只是,能够为严君驱使的战将,又该去哪找?”</p><p>“兄长稍等。”</p><p>刘琦拿起书案上的一根木牍,用笔蘸墨,在上面写了一连串的名字。</p><p>“这是?”刘和疑惑道</p><p>刘琦将那木犊递给刘和,道:“论及征战,大司马远非公孙瓒敌手,但若论政略之道,公孙瓒远不及大司马之一毛。”</p><p>刘和接过刘琦递给他的那根木犊,道:“伯瑜的意思是?”</p><p>“分化从内部分化公孙瓒等一众军功将校,然后从其中选取将才为己用。”</p><p>“如何分化?”</p><p>刘琦微笑道:“其实幽州的一众军功武人,之所以肯附庸于公孙瓒,不过是因为大司马在幽州开了边贸互市,不给他们立功之机,大司马只要勤遣右北平之军出征,多立战功,并论功行赏,予以升迁,慢慢的自然会收右北平诸将之心,将一些人从公孙瓒那边挖过来为己用。”</p><p>刘和长叹口气,道:“话虽如此,但目下幽州与诸族边贸互市,较为安定,如何能擅起争端,去打那些游牧给他们立功?”</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