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余辉散尽,父亲饮尽杯中残酒,结束了母亲的故事。我静默的回味着这并不复杂的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感情。

  起身时,父亲说:“回去了,向你母亲赔个不是,别再让她伤心。”

  我点头。

  看见我与父亲一同回府,母亲便似洞察了一切。我向她道歉时,她只是轻轻摇首,止住了我将要说出的话。

  每年清明,父亲会单独陪母亲去南方扫墓。我试探着问母亲,是否我可以同去?母亲轻轻一叹,没有反对。

  我们一路行了许多天,一直到了颖州定县。那人的墓就在定县城外。父亲说,多年前他们曾在那里有过一场激战。

  墓建得并不华丽,朴实得近乎寒酸,白色石碑上篆刻“白池之墓”四字。墓碑周围竹影婆娑,坟头上山花烂漫,已看不出当年的惨烈。

  竹树是父母每年来种下的,经过这许多年已成了一片葱茏竹林。父亲拔去了坟前一些杂草,清理出一片空地。母亲带了一壶清酒,倾在坟前。然后两人静静坐着,各自想着心事。

  母亲平日甚少饮酒,这天却会一杯接一杯的喝闷酒。父亲并不阻止,只在母亲喝得过多时才夺过她的酒壶。母亲并不反抗,只是沉默。

  黄昏将近时,母亲终于起身:“回去罢。”

  父亲点头,默默去牵马。我陪着母亲步出竹林。竹林外是乡野的详和景致。一片又一片的梯田,一缕又一缕的炊烟。远处几个孩子嬉笑着在放风筝。母亲仰望着天际的风筝,忽然道:“宝华,你还记得唐妈妈以前教你的那首歌谣么?”

  我点头。六岁那年春天,父亲做了架风车给我。我高兴的拿了风车在树下转圈子,边跑边唱着歌。我唱的是偶然从唐妈妈那里听来的歌谣。那天母亲手中拿着父亲的一叠公文,缓步从游廊经过。

  她走过小院时,唐妈妈的笑脸僵硬起来。她忐忑唤了声:“夫人。”母亲漫不经心的点点头,目光仍停留在手中的文件上,匆匆消失在回廊的尽头。我原以为母亲根本没注意我那天唱了什么,不想隔了那么多年,母亲还记得那么清楚。

  “唱给母亲听听好吗?”母亲轻轻道。

  我答应着,和着轻柔的晚风扬声唱了起来:

  “春晴也好,

  春阴也好,

  著些儿、春雨越好。

  春雨如丝,

  绣出花枝红袅,

  怎奈他、孟婆合皂。

  梅花风小,

  杏花风小,

  海棠风、蓦的寒峭。

  岁岁春,

  被二十四风吹老。

  楝花风、尔且慢到。”

  母亲安静的听着,良久幽幽叹了口气。父亲牵来了马。母亲走上前,对他淡淡一笑。父亲握住母亲的手,扶她上马。二人骑马,绝尘而去。

  轻挽缰绳,我最后看了一眼那片竹林。墓碑已隐在了竹枝深处,再也寻不见。我轻轻一叹,循着父母的马蹄声远去。

  岁岁春,已被二十四风吹老。

  (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