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货币流通第2/2段
携带和交易的方便也被人们所目睹。随后,那些掌握着不少生产资料的权贵人物也加入到兑换铜币的行动中。平民们在周围的人群逐渐使用铜币和祭司的影响下,开始逐渐接受收藏铜币,使用铜币。
华曦还在中华法典上加上了几条:
私自铸造铜币的个体或集体,脑人物一律处死,其余一律贬为奴隶。
交易时,拒绝收受铜币,杖责3050杖。
货币政策,华曦觉得不用重典不足以震慑那些私欲膨胀之人。
铜币兑换物品的价格,华曦用了好长一段时间来不断统计和修改。待中华部落全民流通货币的时候,华曦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中华族人的货币流通才成熟起来。
一年的休养生息,中华部落各项工作逐渐走上正轨,马匹的数量也从最初了五十多匹达到五百多匹,骡子百余头,马匹等大型食草动物的养殖,也催生了草料供应商人、马夫等职业。人口也跨越五千大关。
一年里,第一批骑兵也诞生。上好的战马先就被华丰和华勇二人抢去装备他们的执行部队。目前,执行的人数已经扩充到三百人,一名骑兵配备一匹战马。此外,华曦另外组建了一支混合型部队。分别由20名侦察骑兵,200名弓箭手和100名配备刀盾的肉搏战士组成的部队。
目前,部落的士兵和居民比为6:45左右,马匹所需的草料和喂养人员外,军队的食物供应以及随军负责医疗的祭司人员,军队的供养压力不小。
人口的增长,社会不断的分工合作诱生产力的急剧提升,权贵和平民,富人和贫民等内部矛盾也渐渐显现出来。虽然目前还不太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矛盾肯定只会越来越大。
出现这样的情况,华曦觉得是完全正常的。没矛盾的部落,那肯定是还在吃大锅饭,生产力极其低下的部落。
但是也不能任由这种矛盾不断膨胀饱和,那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走向死亡。华曦要做的就是控制在人民能忍受的范围之内,努力提高族人的生活水平。强权或许在一个时间段内有用,但根本还是在解决人民的温饱。人只有在没饭吃,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会走向极端,造反。你只要给一口饭他吃,也许他还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怨言,但在不至于饿死的情况下,他还是会乖乖听话下去。
现在开垦出来并可以收获稻米的田地共计600亩左右,每亩地的水稻年产量稳定在370斤的浮动。按照每人每月吃掉15斤粮食来计算,一年就是180斤左右。
600亩x37斤。算上畜牧养殖的牲畜,一年所需的食物距离五千人的部落食物大关也还有40多万斤的巨大缺口。狩猎目前还是在部落的食物来源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不过华曦信心满满地相信,只要再花上两年的时间来开垦和种植水稻和其他农作物的话,部落完全不需要出去狩猎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粮食。
为了丈量土地以及日常生活所需的计算兑换等,华曦用草和麻混合制造出麻绳以及秤砣。丈量的尺度和重量,华曦都是根据脑海中后世的大小来刻画和制造。虽然误差时肯定有的,但起码也算是有了丈量的统一工具,对各个方面的作用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