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定编制第2/2段
在生活用途的小型器具方面,无论是品种的种类还是价格上的利润空间,都比部落作坊具有不错的优势。在某一程度上,也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链和利益集团,不再是部落旗下机构的一家独大局面,初步形成一个私有和公有对立的竞争。
新增的铁匠铺不多,目前城内只有三间,均为部落的长老、祭司和一些掌握技术的族人共同建立的。三间的人数都在150200人之间,具备基本的分工,有铁匠师傅、学徒、采购人员、日常管理等人员。三间不同背景支持下开设的铁匠铺也很有默契地开在三座城镇中,互不干扰,统一价格。因为品种繁多和价格便宜,族人也大多从铁匠铺来购买,只有少数贵重物品才跑去部落作坊购买。譬如耕犁等对质量要求较高的物品。
手工业除了冶金行业外,还有石器和竹木料、草藤等加工业。不是每个人都用得起铜器的,也不是所有劳作工具都是铜器才能胜任的。在采集、狩猎、伐木、挖矿、建筑等方面,石斧、石刀、石凿、石矛、石锤等都还在挥着巨大的作用。此外,竹、藤的用途也很广泛,绳索、建筑、编织、葺屋顶、藤席等等。
此外,这些还是制造工艺品的好材料。雕刻好的精美玉石、木制品和草结的手工艺品也在悄然兴起,有需求自然就有人供应。目前专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有五百人左右。
建筑方面除了几名祭司和数十名专职泥匠外,平时筑城修路起房子的人力,大多都是召集族人来完成。建筑的展和研究基本是在祭司和那数十名泥匠师傅中思考。
农业,作为人类步入农耕时代开始,就一直是头等大事。部落内大部分人都是在从事农业。如开垦、撒种、灌溉、种植、施肥、收割。值得庆贺的是,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族人陆续现了玉米、油菜、土豆。目前还只是有少数人种植,不过相信不久,土豆和玉米这些高产量的农作物很快就会被华曦大力推广种植。
铁壁和日落堡目前有四百到五百的常住人口,月均流动人口在一千人左右。日落堡目前则主要是负责提取海盐和海盐集散地。
中华城目前因为农忙刚过,人手充裕,城墙也被华安增派人力从原来的五米增高至目前的八米,端得是高大雄壮,任何一个来到中华城的人都会被眼前这座高耸雄伟的城池所震撼。
华曦仔细看完那叠厚厚的羊皮卷报告后,连连夸口称赞,对有关人等的工作表现作出了肯定,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给他们参考。
末了,华曦也将这些日子来自己对部队编制的低劣性提了出来,并将新的关于军队编制和长老团改革方案递交到长老团中。
族长,不变,和之前一样拥有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
长老团按负责事务区域划分出长老和将军两种不同职务称呼。负责内外行政事务外交的官员为长老,负责军事区域版块的官员叫将军。两独立,互不管辖但却相互联系。原长老院改称为元老院。
军队方面,划分出骑兵和步兵两种独立兵种。
骑兵配备长刀和弓箭,冲锋肉搏用长刀,离远则弓箭远射。
步兵则没有细分,朴刀兵、弓箭兵、长枪兵,三种武器每个士兵都可以使用,混合编制。兵种细分待以后战争的需要和生产力、人口等条件展再来改革。
目前部队的战士人数在一千人左右。华曦则将这1000人按编制打入。
采取十进制为单位,十人为1什,设1什长;10什为1佰,设百夫长;10佰为1仟,设千夫长。战时授予官衔印绶,战后立即收回印绶,废除官衔。只有持印绶方有资格调动军队。
方案手札被下面的长老一一传阅过后回到华曦手上。华曦沉声问道:“关于这次改革,不知道诸位有何建议和疑惑,都可以提出参详。”
眼下大多都是军事上的瞎子,即使是华丰也懂得不多,在没有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下,人人都点头称好,表示没意见。对此,华曦自然毫不介意,这些东西提出来也只是做个样子,最终还是自己拍板。
方案也在全体一致赞同下通过,并实施开去。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